含“弄”的成語大全(136個)

1630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弄”的成語大全(136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弄口鳴舌、潢池盜弄、舞槍弄棒等含“弄”的成語136個,其中“弄”開頭的37個,“弄”結尾的6個,“弄”在中間的93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弄”開頭的成語

【第1句】:弄口鳴舌[nòng kǒu míng shé]

【解釋】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出處】南朝·梁·任昉《奏彈范縝》:“弄口鳴舌,只足飾非。”

【示例】請不要弄口鳴舌了。

【第2句】:弄巧呈乖[nòng qiǎo chéng guāi]

【解釋】呈:顯示;乖:機警。指賣弄乖巧,耍小聰明。

【出處】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你若是弄巧呈乖,我著你須臾間除鱗切尾。”

【第3句】:弄假成真[nòng jiǎ chéng zhēn]

【解釋】本來是假裝的,結果卻弄成了真的。

【出處】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示例】那一個掌親的,怎知道弄假成真。 ——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第4句】:弄鬼掉猴[nòng guǐ diào hóu]

【解釋】比喻調皮搗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心里再要買一個,又怕那牙子家出來的,不干不凈,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示例】你就是弄鬼掉猴也瞞不過我的眼睛。

【第5句】:弄法舞文[nòng fǎ wǔ wén]

【解釋】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條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以達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于賂遺也。”

【示例】弄法舞文,聾癡瞽愚,流波至今,一任簿書。 ——明·劉基《官箴中》

【第6句】:弄眼擠眉[nòng yǎn jǐ méi]

【解釋】弄:做。用眉眼傳情與示意。

【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一身中聳肩疊肚,全無坦坦之容;滿臉上弄眼擠眉,大有花花之意。”

【第7句】:弄兵潢池[nòng bīng huáng shi]

【解釋】比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潢池,積水池。

【出處】《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示例】發難首功者,非無穩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陳其美? ——章炳麟《致袁世凱商榷官制電二》

【第8句】:弄粉調脂[nòng fěn tiáo zhī]

【解釋】調:調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妝飾容顏。

【出處】《貨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窮鄉寡婦,沒什的艷色嬌子,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第9句】:弄玉偷香[nòng yù tōu xiāng]

【解釋】偷香:指晉代賈充的女兒偷竊西域奇香贈給韓壽。比喻男女私通。

【出處】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銷金帳,光燦爛白象床,俺兩個破題兒待弄玉偷香。”

【第10句】:弄神弄鬼[nòng shén nòng guǐ]

【解釋】指搗鬼,耍花樣。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回:“今日往那里去了,還在我跟弄神弄鬼前。”

【示例】這個小猴精弄神弄鬼的,別上她的當。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

【第11句】:弄璋之喜[nòng zhāng zhī xǐ]

【解釋】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出處】《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示例】可不是送生的和妾前世有仇,別人產的,就是甚么弄璋之喜。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十三回

【第12句】:弄喧搗鬼[nòng xuān dǎo guǐ]

【解釋】弄喧:耍弄玄虛。形容故弄玄虛,暗施詭計。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6卷:“世人但說盜賊,便十分防備他,不知那拐子便與他同行同止,也講不出弄喧搗鬼,沒形沒影的。”

【第13句】: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解釋】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示例】孩兒系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第14句】:弄斤操斧[nòng jīn cāo fǔ]

【解釋】拿斧頭砍東西。引申指對作品的雕琢。

【出處】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一:“篇章以含蓄天成為上,破碎雕鎪為下,如楊大年西昆體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謂七日而混沌死也。”

【第15句】:弄獐宰相[nòng zhāng zǎi xiàng]

【解釋】把“弄璋”寫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學無術鉆營權勢的人。

【示例】今天的社會中弄獐宰相大有人在。

【第16句】:弄月嘲風[nòng yuè cháo fēng]

【解釋】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出處】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示例】俺又不曾弄月嘲風,怎攬下這場愁山悶海。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

【第17句】:弄影團風[nòng yǐng tuán fēng]

【解釋】形容心魂不定。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診祟》:“須不是依花附木廉纖鬼,咱做的弄影團風抹媚癡。”

【第18句】:弄文輕武[nòng wén qīng wǔ]

【解釋】弄:戲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輕視運用武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紹怒曰:'汝等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

【示例】弄文輕武的做法太片面了。

【第19句】:弄瓦之喜[nòng wǎ zhī xǐ]

【解釋】弄瓦:古人把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

【出處】《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示例】他有弄瓦之喜,我們得去慶賀一下。

【第20句】:弄瓦之慶[nòng wǎ zhī qìng]

【解釋】瓦:古代婦女紡織用的紡磚;弄瓦:古人把紡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祝賀人家生女孩。

【出處】瓦:古代婦女紡織用的紡磚;弄瓦:古人把紡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祝賀人家生女孩。

【第21句】:弄竹彈絲[nòng zhú dàn sī]

【解釋】指吹奏管弦樂器。

【出處】宋·汪元量《潮州歌九十八首》:“酒邊笑謔消長日,弄竹彈絲盡勝流。”

【第22句】:弄鬼弄神[nòng guǐ nòng shén]

【解釋】假裝鬼神蒙騙或恐嚇他人。也比喻暗中搗鬼作弊,玩弄花招。亦作“弄神弄鬼”。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三回:“寶玉的事,明知他病中不能明白,所以眾人弄鬼弄神的辦成了。”

【示例】他每日弄鬼弄神露出馬腳趕出來。你怎么稱起大哥來。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三回

【第23句】:弄月摶風[nòng yuè tuán fēng]

【解釋】弄:玩弄;摶:捏聚成團。指以吟詠風花雪月、閑適生活的寫作。

【出處】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喜秋清樂意逍遙,常則是弄月摶風,快活到老。”

【第24句】:弄月吟風[nòng yuè yín fēng]

【解釋】指賞玩、吟詠風月美景。

【出處】元·管道昇《漁父詞》:“人生貴極是王侯,浮李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示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且把飲旨酒,賞名花,對美人的這些風雅事兒,以至那些言情遣興的詩詞,弄月吟風的勾當……一概丟開。”

【第25句】:弄性尚氣[nòng xìng shàng qì]

【解釋】指憑感情辦事,好耍脾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而且使錢如土。”

【示例】她最愛弄性尚氣,我只好讓著她。

【第26句】:弄捕潢池[nòng bǔ huáng chí]

【解釋】潢池:積水塘;弄捕:玩弄兵器。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

【出處】《漢書·龔遂傳》:“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第27句】:弄嘴弄舌[nòng zuǐ nòng shé]

【解釋】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這個弼馬瘟著然會弄嘴弄舌。”

【示例】次后孫家叫養娘來說,我也罷了,又是你弄嘴弄舌,哄著他家。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第28句】:弄璋之慶[nòng zhāng zhī qìng]

【解釋】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祝賀人家生男孩。

【出處】明·趙弼《木綿庵記》:“喜公有弄璋之慶,萬事足矣。”

【第29句】:弄眉擠眼[nòng méi jǐ yǎn]

【解釋】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貶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因此秦鐘趁此和香憐弄眉擠眼,遞暗號兒,二人假裝出小恭,走至后院說話。”

【第30句】:弄巧反拙[nòng qiǎo fǎn zhuō]

【解釋】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同“弄巧成拙”。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97回:“然未幾而有馮玉祥之獨立,又未幾而有馮河間之通電,弄巧反拙,欲立轉仆,小徐其奈何尚不知返乎?”

【示例】他這樣做終致弄巧反拙。

【第31句】:弄盞傳杯[nòng zhǎn chuán bēi]

【解釋】弄:酒宴中戲弄;盞:淺而小的杯子;傳:傳遞,傳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處】元·無名氏《贈妓》曲:“不問生熟辦酒食,他便要弄盞傳杯。”

【示例】鬧垓垓觥籌交錯,笑哈哈弄盞傳杯。 ——明·無名氏《鎖白猿》第一折

【第32句】:弄粉調朱[nòng fěn tiáo zhū]

【解釋】①指以脂粉飾容。②比喻雕琢辭藻。

【出處】宋·周邦彥《丹鳳吟》詞:“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吳梅《風洞山·旅吟》:“想我兩人呵,不能夠繡帷中弄粉調朱,倒變做茅店里吐恨含哀,”

【第33句】:弄斧班門[nòng fǔ bān mén]

【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小生略記一二,弄斧班門,休笑休笑。 ——明·高濂《玉簪記·寄弄》

【第34句】:弄虛作假[nòng xū zuò jiǎ]

【解釋】耍花招欺騙人。

【出處】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

【示例】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實事求是,不該弄虛作假。

【第35句】:弄鬼妝幺[nòng guǐ zhuāng yāo]

【解釋】猶裝模作樣。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絮閣》:“休得把虛脾來掉,嘴喳喳弄鬼妝幺。”

【第36句】:弄玉吹簫[nòng yù chuí xiāo]

【解釋】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歡女悅,結成愛侶,共享幸福。

【示例】你知道弄玉吹簫的故事嗎?

【第37句】:弄管調弦[nòng guǎn diào xián]

【解釋】猶弄竹彈絲。指吹奏管弦樂器。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論他的才情,填詞覓句,無所不能,便是弄管調弦,也無所不會,是個第一等的輕浪浮薄子弟。”

“弄”結尾的成語

【第1句】:潢池盜弄[huáng shi dào nòng]

【解釋】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同“潢池弄兵”。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猬鋒螗斧,潢池盜弄何為哉!”

【示例】即此殘民以逞,竊恐官力愈強,民心愈渙,潢池盜弄,誰為厲階。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

【第2句】:瑟調琴弄[sè tiáo qín nòng]

【解釋】比喻夫婦感情融洽。

【出處】語出《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想那日瑟調琴弄,嘆中途付與東風。 ——《群音類選·<紅拂記·紅拂寄訊>》

【第3句】:琵琶別弄[pí pá bié nòng]

【解釋】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同“琵琶別抱”。

【出處】清·李漁《奈何天·計左》:“命短的,做了離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別弄。”

【第4句】:弱不好弄[ruò bù hǎo nòng]

【解釋】弱:年少;好:喜歡;弄:玩耍。年幼時不愛玩耍。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過,長亦不改,不知其他。”

【示例】才三歲便行,弱不好弄;至五六歲,雖不能言,所為雅有高致。 ——《河東記·蕭洞玄》

【第5句】:遠處夸稱,近方賣弄[yuǎn chù kuā chēng,jìn fāng mài nòng]

【解釋】夸稱:夸獎;賣弄:顯示。向遠近各處夸獎顯示,吹噓宣揚。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六回:“小人遠方來的人,投貴地特來就事。雖無驚人的本事,全靠恩官作成。遠處夸稱,近方賣弄。如要筋重膏,當下取贖。”

【第6句】:任人擺弄[rèn rén bǎi nòng]

【解釋】聽憑別人操縱處置。

【出處】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其次是把非黨干部、把群眾看成任人擺弄的傀儡,必然脫離群眾,引起群眾的反對。”

“弄”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舞槍弄棒[wǔ qiāng nòng bàng]

【解釋】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試看全伙里舞槍弄棒的書生,猶勝滿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

【第2句】:翻唇弄舌[f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釋】比喻搬弄是非。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第一要才學,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處,沒些說是說非,翻唇弄舌,這就好了。”

【示例】這是一個翻唇弄舌的小人。

【第3句】:播弄是非[bō nòng shì fēi]

【解釋】挑撥是非。是非:糾紛,口舌。

【出處】《兩晉演義》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處心積慮,徐圖報復。”

【第4句】:搏砂弄汞[bó shā nòng gǒng]

【解釋】搏:撥弄;弄:設法取得;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出處】搏:撥弄;弄:設法取得;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第5句】:傳杯弄斝[chuán bēi nòng jiǎ]

【解釋】傳:傳遞,傳送;弄:酒宴中戲弄;斝:古代青銅制的圓口三足酒器。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處】元·無名氏《符金錠》:“投至得今日開筵,傳杯弄斝。”

【第6句】:瞞神弄鬼[mán shén nòng guǐ]

【解釋】欺騙擺弄別人,背著人在暗中搗鬼。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又護著他了!你們瞞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示例】靠瞞神弄鬼是騙不了我的。

【第7句】:傳杯弄盞[chuán bēi nòng zhǎn]

【解釋】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兩傍列坐,傳杯弄盞,花簇錦攢。”

【示例】傳杯弄盞多歡悅,忽地夫人皺雙眉。 ——清·秋瑾《精衛石》第二回

【第8句】:出乖弄丑[chū guāi nòng chǒu]

【解釋】出丑,丟臉。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潑水再難收。”

【示例】[絡絲娘]不爭和張解元參辰卯酉,便是與崔相國出乖弄丑。到底干連著自己骨肉,夫人索窮究。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

【第9句】:竊弄威權[qiè nòng wēi quán]

【解釋】指玩弄權柄。

【出處】《晉書·簡文三子傳》:“驃騎諮議參軍茹千秋協輔宰相,起自微賤,竊弄威權,衒賣天官。”

【示例】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忠良,宗社有靈,應當族滅,勿謂福可長享呢!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二十四回

【第10句】:說是弄非[shuō shì nòng fēi]

【解釋】評說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說是談非”。

【出處】《解放日報》19【第43句】:【第1句】:23:“從'老好人’薛××的眼里,以為大家又在說是弄非了。”

【第11句】:咂嘴弄舌[zā zuǐ nòng shé]

【解釋】形容貪饞的樣子。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

【示例】菜上來了,老頭子咂嘴弄舌地夸獎這菜的味道。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

【第12句】:賣弄玄虛[mài nòng xuán xū]

【解釋】玄虛:玄妙虛無的道理。指故意耍花招,使人理解不透。

【出處】巴金《復仇集·亞麗安娜》:“吳素來愛賣弄玄虛,說話每說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

【示例】別賣弄玄虛了,我們沒有時間奉陪。

【第13句】:召神弄鬼[zhào shén nòng guǐ]

【解釋】召喚或迫使精靈或魔鬼等出現或服從自己。

【示例】他好用召神弄鬼去嚇唬別人。

【第14句】:火上弄雪[huǒ shàng nòng xuě]

【解釋】雪遇火即溶。比喻一下子消失凈盡。也比喻非常容易。

【出處】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二折:“則教你,楚江山,覷不得火上弄冰棱,漢乾坤也做不得碗內拿蒸餅。”

【示例】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經路去的,石沉大海,日減月削,漸漸損之又損,而至于無。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四回

【第15句】:摶沙弄汞[tuán shā nòng gǒng]

【解釋】摶:用手團捏;汞:水銀。砂土松散,水銀流動,難以團捏把捉。比喻枉費力氣,無法管束。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五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砂弄汞,捉影捕風。”

【第16句】:造化弄人[zào huà nòng rén]

【解釋】指命運捉弄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七回:“我們在坐四五十人,似乎并一人落第,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可見天道不測,造化弄人,你又從何捉摸。”

【示例】若夫孟軻遭采薪之憂,相如染枯竭之患,杜審言造化弄人之嗟。 ——明·趙弼《疥鬼對》

【第17句】:鼓吻弄舌[gǔ wěn nòng shé]

【解釋】指鼓弄唇舌。

【出處】《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個梟鳥,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腳毛發森豎!”

【第18句】:搔頭弄姿[sāo tóu nòng zī]

【解釋】原指梳妝打扮。后形容女子賣弄姿色(含貶義)。

【出處】《后漢書·李固傳》:“固獨粉飾貌,搔頭弄姿。”

【示例】我愛他們那既不招蜂引蝶,又不搔頭弄姿的樸素本色。 ——峻青《傲霜篇》

【第19句】:踢天弄井[tī tiān nòng jǐng]

【解釋】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領極大。也形容頑皮到極點。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術踢天弄井,項羽力拔山也那舉鼎。”

【示例】咱們城里的孩子,個個踢天弄井,鬼聰明倒是有的。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

【第20句】:掉嘴弄舌[diào zuǐ nòng shé]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卷六:“況且他是賣席子,你是做豆腐,各人做自家生理,何苦掉嘴弄舌,以至相爭。”

【第21句】:刁風弄月[diāo fēng nòng yuè]

【解釋】偷情的隱語。

【示例】他們又在刁風弄月。

【第22句】:調嘴弄舌[tiáo zuǐ nòng shé]

【解釋】調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示例】你出去了幾時,那杜興十分放肆,不時進來調嘴弄舌,要來欺騙我,沒些尊卑。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四回

【第23句】:賣弄風騷[mài nòng fēng sāo]

【解釋】賣弄:顯耀;風騷:舉止輕狂放蕩。故意向人家炫耀自己的輕狂放蕩。一般指輕浮的女子向男人挑逗。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十九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貝夫人這樣的一個尤物,今天看戲,明日燒香,到處賣弄風騷,招蜂引蝶。”

【示例】有時眼角留情,有時眉梢傳語,有時輕顰巧笑,賣弄風騷,惹得陶穀支持不定,未免與她問答數語。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五十九回

【第24句】:左對孺人,顧弄稚子[zuǒ duì rú rén,gù nòng zhì zǐ]

【解釋】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出處】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稚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遢之盛事。”

【第25句】:瑟弄琴調[sè nòng qín tiáo]

【解釋】比喻夫婦感情融洽。

【出處】語出《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瑟弄琴調,好合誠堪慰。 ——明汪廷訥《獅吼記·談禪》

【第26句】:品簫弄笛[pǐn xiāo nòng dí]

【解釋】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示例】她嫁了個會品簫弄笛的男人。

【第27句】:搬唇弄舌[b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釋】①挑撥是非。②賣弄口才。

【出處】明·徐田臣《殺狗記·看書苦諫》:“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

【示例】你們念書人底能干只會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罷。 ——許地山《海底孤星》

【第28句】:調舌弄唇[tiáo shé nòng chún]

【解釋】猶言調唇弄舌。

【出處】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唇。對天修合方真藥圣,揭榜入宮庭。”

【第29句】:拈花弄柳[niān huā nòng liǔ]

【解釋】比喻玩弄女人。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出:“綠鬢仙郎,懶拈花弄柳,勸酒持觴。眉顰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示例】小姐好好的拈花弄柳,不知因甚病了。 ——明·湯顯祖《牡丹亭·詰病》

【第30句】:舞詞弄札[wǔ cí nòng zhá]

【解釋】猶言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出處】唐·劉知幾《史通·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辱相凌,子野體文釋紛相謝,用舍由乎臆說,威福行于筆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倫所同疾也。”

【示例】夫以一時之富貴,冒萬億不韙而不辭,舞詞弄札,眩惑天下,使賤儒元惡為之則已矣。 ——清·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第31句】:愚弄其民[yú nòng qí mín]

【解釋】指蒙騙愚弄百姓。

【出處】《左傳·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內而施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咸服。”

【第32句】:班門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第33句】:賣弄學問[mài nòng xué wèn]

【解釋】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示例】年輕人不要在老年人面前賣弄學問了。

【第34句】:調風弄月[tiáo fēng nòng yuè]

【解釋】調弄風月。比喻男女間的談情說愛。

【出處】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風管弦,夜月秋千,調風弄月醉花前。”

【示例】我也曾絮叨叨講口舌,實丕丕傾肺腑,下了些調風弄月死工夫。 ——《全元散曲·集賢賓·秋懷》

【第35句】:丟眉弄色[diū méi nòng sè]

【解釋】指做媚眼進行挑逗。

【出處】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我才說道恕生面少拜識,他做多少丟眉弄色。”

【示例】她丟眉弄色,顯示十分不情愿。

【第36句】:賣弄才學[mài nòng cái xué]

【解釋】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5回:“貢生志在賣弄才學,如何肯去?”

【示例】年輕人不要在老年人面前賣弄才學了

【第37句】:裝神弄鬼[zhuāng shén nòng guǐ]

【解釋】裝鬼神嚇唬人。比喻玩弄手段蒙騙人。也比喻故意把事情弄得很神秘,使人無法捉摸。

【出處】宋·古杭才人《宦門子弟錯立身》:“拆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裝神弄鬼,折莫特調當撲旗。”

【示例】你們別和我裝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第38句】:搬口弄唇[bān kǒu nòng chún]

【解釋】搬:搬弄;弄:賣弄。指說長道短,挑拔是非或賣弄口才。

【出處】搬:搬弄;弄:賣弄。指說長道短,挑拔是非或賣弄口才。

【示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第39句】:顧影弄姿[gù yǐng nòng zī]

【解釋】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示例】相貌其實平常,然而顧影弄姿,自以為傾國傾城;且以有異性之追求為樂事。 ——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

【第40句】:賣弄風情[mài nòng fēng qíng]

【解釋】故意裝出嬌媚的姿態誘惑人。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又見金鐘兒不住的賣弄風情,將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無一點照應到自己,那里還坐得住?”

【示例】他決不要娶一個賣弄風情的輕佻女子為妻。

【第41句】:擠眉弄眼[jǐ méi nòng yǎn]

【解釋】用眼睛、眉毛示意。

【出處】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伶齒俐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

【示例】不料偏又有幾個滑賊看出形景來,都背后擠眉弄眼,或是咳嗽揚聲。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

【第42句】:吟風弄月[yín fēng nòng yuè]

【解釋】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出處】唐·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示例】于是曹雪芹平靜地說:“繡春,你別以為我們詩社里,都是吟風弄月,無病呻吟。” ——高陽《曹雪芹別傳》

【第43句】:賣乖弄俏[mài guāi nòng qiào]

【解釋】形容賣弄聰明,故作媚態。

【出處】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對于德國軍國主義的勝利,不是聯合國的勝利,更不是我國徒事內爭托名參戰的軍人和那投機取巧、賣乖弄俏的政客的勝利。”

【示例】他在那兒賣乖弄俏為的是嘩眾取寵。

【第44句】:賣弄俊俏[mài nòng jùn qiào]

【解釋】指婦女故意賣弄容貌美麗的輕佻行為。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扭捏著身子兒百般做作,來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示例】滕生賣弄俊俏,連忙趨到跟前,劈面拜下去。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第45句】:搔首弄姿[sāo shǒu nòng zī]

【解釋】搔:用手指梳。形容裝腔作勢賣弄風情。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示例】又開始搔首弄姿,撣撣衣服。 ——曹禺《日出》第三幕

【第46句】:挾勢弄權[xié shì nòng quán]

【解釋】倚仗勢力,玩弄權術。

【出處】《明史·奸臣傳·吳昌時》:“掌科給事中吳麟徵、掌道御史祁彪佳劾昌時挾勢弄權,延儒頗不自安。”

【示例】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得盡! ——清·洪昇《長生殿·情悔》

【第47句】:搖筆弄舌[yáo bǐ nòng shé]

【解釋】耍筆桿,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示例】毋得搖筆弄舌,舞文嚼字,為民賊之后援,然后能一新耳目以行進步之實也。 ——清·梁啟超《論進步》

【第48句】:摶香弄粉[tuán xiāng nòng fěn]

【解釋】比喻和女人交往廝混。

【出處】明·賈仲明《對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摶香弄粉,妝孤學俊,便準備著那一年春盡一年春。”

【第49句】:火上弄冰[huǒ shàng nòng bīng]

【解釋】比喻易于敗亡,事情很容易辦到。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5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老孫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示例】火上弄冰,不禁幾日,弄得精光,連飯也沒有得吃。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

【第50句】:愚弄人民[yú nòng rén mín]

【解釋】指蒙騙愚弄百姓。

【出處】《左傳·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內而施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咸服。”

【第51句】:拈花弄月[niān huā nòng yuè]

【解釋】指玩賞花月。

【出處】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示例】俄見蒼圣帶領宋儒上殿,有褒衣博冠手執《太極圖》者,有閉目指心自稱常惺惺者,有拈花弄月自稱活潑潑地者。 ——清·袁枚《續新齊諧·麒麟喊冤》

【第52句】:搖唇弄舌[y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釋】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出處】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搖唇弄舌,你紀大太爺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豈可同賊人為伍?”

【第53句】:故弄虛玄[gù nòng xū xuán]

【解釋】猶故弄玄虛。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沙汀《困獸記》十一:“他既不滿意呂康的故弄虛玄,對于吳楣也有一點討厭,覺得他太張巴,太繁瑣。”

【第54句】:摶砂弄汞[tuán shā nòng gǒng]

【解釋】比喻枉費力氣,無法管束。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五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砂弄汞,捉影捕風。”

【第55句】:舞文弄墨[wǔ wén nòng mò]

【解釋】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出處】《隋書·王充傳》:“明習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示例】而寫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面越舞越糊涂。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

【第56句】:舞筆弄文[wǔ bǐ nòng wén]

【解釋】指舞文弄墨。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

【第57句】:吟弄風月[yín nòng fēng yuè]

【解釋】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出處】宋·黃庭堅《席子澤盤礡圖贊》:“此天地之強陽氣也,誰能以久生於是方。噓竹莩,致膜眼。吟弄風月,使客忘返。”

【示例】與君吟弄風月,端不負平生。 ——宋·朱熹《水調歌頭》詞

【第58句】:鼓唇弄舌[gǔ chún nòng shé]

【解釋】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游說。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而胥吏衙役輩鼓唇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賊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示例】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封神演義》第九四回

【第59句】:縛雞弄丸[fù jī nòng wán]

【解釋】縛:捆綁;弄丸:耍弄彈丸。比喻輕而易舉。

【出處】康有為《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即至淫篡之呂武,至為無道,而其才術控制天下,有若縛雞弄丸。”

【第60句】:潢池弄兵[huáng chí nòng bīng]

【解釋】潢池:積水塘;弄兵:玩弄兵器。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

【出處】《漢書·龔遂傳》:“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示例】發難首功者,非無穩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陳其美? ——章炳麟《致袁世凱商榷官制電二》

【第61句】:賣弄國恩[mài nòng guó ēn]

【解釋】舊指官僚恃恩弄權。

【出處】《后漢書·孝靈帝紀》:“君以閹宦之隸,刀鋸之殘,越從洿泥,扶侍日月,賣弄國恩,階賤為貴,劫迫帝主,蕩覆王室,假息漏刻,游魂河津。”

【第62句】:調朱弄粉[tiáo zhū nòng fěn]

【解釋】調弄脂粉,打扮妝飾。

【出處】宋·朱淑真《恨別》詩:“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馀纏臂金。”

【第63句】:調絲弄竹[tiáo sī nòng zhú]

【解釋】泛指吹彈樂器。

【出處】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第64句】:掇乖弄俏[duō guāi nòng qiào]

【解釋】賣弄乖巧風流。

【出處】《捉鬼傳》第七回:“一個叫做輕薄鬼,生得體態輕狂,言語不實,最好掇乖弄俏。”

【第65句】:拈毫弄管[niān háo nòng guǎn]

【解釋】拿筆。借指寫作或繪畫。

【出處】明·徐渭《女狀元》第一折:“且喜這所在,澗谷幽深,林巒雅秀,森列于明窗凈幾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第66句】:持刀弄棒[chí dāo nòng bàng]

【解釋】形容喜愛習武。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八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第67句】:插圈弄套[chā quān nòng tào]

【解釋】比喻耍陰謀陷害人。

【出處】劉紹棠《狼煙》二十二:“糟老頭子齊柏年,黃口小兒俞菖蒲,花言巧語,插圈弄套,哄騙我跟他們合伙打日本,我才不中他們的借刀殺人之計。”

【第68句】:娛妻弄子[yú qī nòng zǐ]

【解釋】和妻子兒女玩樂。

【出處】《西游補》第九回:“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

【第69句】:搬弄是非[bān nòng shì fēi]

【解釋】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出處】《莊子·盜跖》:“搖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事非。”

【示例】況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第70句】:咂嘴弄唇[zā zuǐ nòng chún]

【解釋】表示驚奇或為難。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吃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唇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第71句】:舞文弄法[wǔ wén nòng fǎ]

【解釋】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條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于賂遺也。”

【示例】我想這為吏的扭曲作直,舞文弄法,只這一管筆上,送了多少人也呵。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

【第72句】:玩弄詞藻[wán nòng cí zǎo]

【解釋】以經常虛偽地使用華麗詞語為標志的言語行為。

【示例】他是一個喜歡玩弄詞藻的作者。

【第73句】:故弄玄虛[gù nòng xuán xū]

【解釋】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韓非子·解老》:“圣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示例】似乎在故弄玄虛,不叫人懂,真使人納悶。 ——鄧拓《你看山水風景美不美》

【第74句】:丟下耙兒弄掃帚[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解釋】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示例】他就是'丟下耙兒弄掃帚’的性格。

【第75句】:搬口弄舌[bān kǒu nòng shé]

【解釋】挑撥是非。同“搬唇遞舌”。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第76句】:抱子弄孫[bào zǐ nòng sūn]

【解釋】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處】《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示例】上司來時,干我甚事?我自回去,抱子弄孫嬉他娘。 —— 明·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

【第77句】:舞棍弄棒[wǔ gùn nòng bàng]

【解釋】揮舞著棍棒,高壓統治。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人民都成了反革命,而真正的反革命都戴著馬克思主義的面具,在人民頭上舞棍弄棒……”

【第78句】:調唇弄舌[ti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釋】①耍嘴皮子,縱談。②搬弄是非。亦作“調唇弄舌”。

【出處】《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況在私衙中,料中外人來往,恣意調唇弄舌。”

【示例】調唇弄舌,莫非罵詈之言。 ——明·汪廷訥《獅吼記·爭寵》

【第79句】:火上弄冰凌[huǒ shàng nòng bīng líng]

【解釋】冰凌見火即融。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出處】元·無名氏《氣英布》:“則教你,楚江山,覷不得火上弄冰凌,漢乾坤也做不得碗內拿蒸餅。”

【第80句】:舞弄文墨[wǔ nòng wén mò]

【解釋】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出處】《隋書·王充傳》:“明習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第81句】:含飴弄孫[hán yí nòng sūn]

【解釋】飴:麥芽糖。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樂趣。

【出處】《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示例】佳兒佳婦,吾將含飴弄孫,不復理家政矣。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第82句】:使槍弄棒[shǐ qiāng nòng bàng]

【解釋】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因他會寫諸家字體,人都喚他做圣手書生。又會使槍弄棒,舞劍掄刀。”

【示例】奈他自幼專愛使槍弄棒,因此太公訪求幾個名公教師,教了他十八般武藝,使得兩柄好雙斧。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33回

【第83句】:鴟鸮弄舌[chī xiāo nòng shé]

【解釋】鴟鸮:貓頭鷹一類的鳥,比喻小人。鴟鸮賣弄口舌。比喻小人撥弄是非,得以逞強。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你揚威耀武,盡忠竭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鸮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凰。”

【第84句】:拿刀弄杖[ná dāo nòng zhàng]

【解釋】揮舞刀槍棍棒。泛指動武。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示例】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遠走高飛,拿刀弄杖。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

【第85句】:使乖弄巧[shǐ guāi nòng qiǎo]

【解釋】①耍手腕;耍花招。②猶言賣俏。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改生》:“一任你使乖弄巧奇異,只要我們墻價不低。”

【示例】喜容原好,愁容也好,驀地間怒容越好,一點嬌嗔,襯出桃花紅小,有心兒使乖弄巧。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九回

【第86句】:調脂弄粉[tiáo zhī nòng fěn]

【解釋】①指婦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詩文的富麗香艷。

【出處】宋·李頎《古今詩話》:“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詩。徐詩富艷,李多用事。李謂徐曰:'公詩如美女善調脂弄粉。’徐曰:'公詩乃鬻冥器者,乃垛疊死人耳。’”

【示例】至后《堯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為妙絕,是豈作調脂弄粉語者可得窺其堂廡哉。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詞曲》

【第87句】:捕風弄月[bǔ fēng nòng yuè]

【解釋】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虛無飄渺,沒有根據。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2回:“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著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尋。”

【第88句】:調弦弄管[tiáo xián nòng guǎn]

【解釋】弦:弦樂器;管:管樂器。彈撥吹奏樂器。

【出處】明·楊柔勝《玉環記·玉簫嘆懷》:“調弦弄管,持觴舉杯;吟風詠月,朝東暮西。”

【第89句】:嘲風弄月[cháo fēng nòng yuè]

【解釋】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免學他嘲風詠月,污人行止。”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示例】我和你今日嘯傲煙霞,嘲風弄月,何等自在。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六回

【第90句】:騎龍弄鳳[qí lóng nòng fèng]

【解釋】①比喻成仙。②比喻騰達。

【出處】明·陳與郊《義犬》第一出:“騎龍弄鳳之兆,這有何妨。”

【第91句】:調墨弄筆[tiáo mò nòng bǐ]

【解釋】指玩弄文字技巧。

【出處】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

【第92句】:杖杜弄麞[zhàng dù nòng zhāng]

【解釋】指人借讀別字

【出處】《舊唐書·李林甫傳》:“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識杕字,謂吏部侍郎韋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麞之慶’”

【第93句】:抓乖弄俏[zhuā guāi nòng qiào]

【解釋】耍聰明,賣弄乖巧。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爭講,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處,且進去!且進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网| 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特级欧美老少乱配| 33333在线亚洲|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厨房被强电影| 国产商场真空露出在线观看| aⅴ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在线免费视频a|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理论片|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精品一区12p| www.seyu.av|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www.天天操.com|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动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白白的肥岳嗷嗷叫|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