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聽”的成語大全(131個(gè))

16186 分享 時(shí)間: 收藏本文

含“聽”的成語大全(131個(gè))

小編為您整理了聽其自流、閉目塞聽、言之諄諄,聽之藐藐等含“聽”的成語131個(gè),其中“聽”開頭的20個(gè),“聽”結(jié)尾的45個(gè),“聽”在中間的66個(gè),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聽”開頭的成語

【第1句】:聽其自流[tīng qí zì liú]

【解釋】指不加約束、引導(dǎo),聽任自由發(fā)展。

【出處】《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第2句】:聽命由天[tīng mìng yóu tiān]

【解釋】聽:任憑;由:順隨。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出處】鄭振鐸《桂公塘》:“不,莫管我,且聽命由天。”

【第3句】:聽而無聞,視而無見[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解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dāng)作沒看見,聽到了當(dāng)作沒聽見。

【出處】《鹖冠子·度萬八》:“知無道,上亂天文,下滅地理,中絕人和,治漸終始,故聽而無聞,視而無見,白晝而暗,有義而失謚。”

【第4句】:聽見風(fēng)就是雨[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

【解釋】剛聽到一點(diǎn)兒風(fēng)聲,就當(dāng)要下雨了。形容聽到一點(diǎn)風(fēng)聲就竭力附和渲染。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shù)模犚婏L(fēng)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fēng)聞奏事,說錯(cuò)了又沒有不是的。”

【示例】她這種聽見風(fēng)就是雨的人不值得信任。

【第5句】:聽微決疑[tīng wēi jué yí]

【解釋】注意細(xì)微的情節(jié),解決疑難的問題。形容思想縝密,善于通過聽察解決疑難。

【出處】《鹖冠子·天則》:“圣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quán)實(shí)。”

【示例】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為理。 ——《史記·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第6句】:聽天任命[tīng tiān rèn mìng]

【解釋】天:天意;命:命運(yùn)。聽?wèi){命運(yùn)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

【出處】《孔叢子·鶚賦》:“聽天任命,慎厥所修。”

【示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老爺又是位循規(guī)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茍且的人,只得呈報(bào)銷假投供。”

【第7句】:聽天由命[tīng tiān yóu mìng]

【解釋】由:聽從,隨順。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jī)會,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第二回:“死活存亡,聽天由命去罷。”

【示例】我們應(yīng)當(dāng)與命運(yùn)抗?fàn)帲粦?yīng)聽天由命地生活。

【第8句】:聽讒惑亂[tīng chán huò luàn]

【解釋】讒:讒言,挑撥離間的話。形容專門聽別人的挑拔,最后把自己也搞糊涂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八回:“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

【第9句】:聽之任之[tīng zhī rèn zhī]

【解釋】聽、任:隨,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任憑事物存在發(fā)展而不去過問。

【出處】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見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憤恨,不勸告,不制止,不解釋,聽之任之,這是第八種。”

【示例】除了兒子有時(shí)乘機(jī)勸說幾句,一般聽之任之。 ——沙汀《青棡坡》

【第10句】:聽風(fēng)就是雨[tīng fēng jiù shì yǔ]

【解釋】比喻聽到一點(diǎn)點(diǎn)不確切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二回:“得不的風(fēng)兒,就是雨兒。”

【第11句】:聽其言觀其行[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

【解釋】聽一個(gè)人說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自以為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

【示例】我們聽其言觀其行,看她有什么動作。

【第12句】:聽風(fēng)聽水[tīng fēng tīng shuǐ]

【解釋】形容善于賞玩自然景色。

【出處】相傳龜茲國王與樂人于大山間傾聽風(fēng)和水聲,感興而制樂。唐·王建《霓裳辭》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fēng)聽水作《霓裳》。”

【示例】《霓裳曲》,前世傳記論說頗詳,不知聽風(fēng)聽水為何事也。白樂天有《霓裳歌》甚詳,亦無風(fēng)水之說,第記之,或有遺亡者爾。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

【第13句】:聽天安命[tīng tiān ān mìng]

【解釋】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同“聽天由命”。

【出處】巴金《秋》四:“也說不上滿意,這不過是聽天安命罷了。”

【第14句】:聽而不聞[tīng ér bú wén]

【解釋】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guān)心,不在意。

【出處】《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禮記·大學(xué)》:“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示例】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學(xué)課,只怕是聽而不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第15句】:聽天委命[tīng tiān wěi mìng]

【解釋】聽?wèi){命運(yùn)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同“聽天任命”。

【出處】明·屠隆《彩毫記·汾陽報(bào)恩》:“我們學(xué)道之人聽天委命,不可怕死。”

【第16句】:聽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解釋】聽:任憑。聽任它自然發(fā)展,不去過問。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第17句】:聽其言而觀其行[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解釋】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shí)際行動。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示例】自以為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

【第18句】:聽人穿鼻[tīng rén chuān bí]

【解釋】聽:任憑;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聽?wèi){別人擺布。

【出處】《南史·張弘策傳》:“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鼻。”

【示例】梁主不達(dá)時(shí)機(jī),聽人穿鼻。 ——《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jì)上》

【第19句】:聽聰視明[tīng cōng shì míng]

【解釋】聽:聽覺;聰:靈敏;視:視覺;明:清楚。聽得清,看得明。形容對事物有清楚而正確的認(rèn)識。

【出處】唐·韓愈《釋言》:“聽聰而視明,公正而敦大。”

【示例】聽聰視明,法式生知。并包蓄養(yǎng),解慍弦揮。 ——《清史稿·樂志七》

【第20句】:聽其自便[tīng qí zì biàn]

【解釋】聽?wèi){其任意行動。

【出處】清·薛福成《請豁除舊禁招徠華民疏》:“中國出洋之民數(shù)百萬,粵人以傭工為較多,其俗雖賤視之,尚能聽其自便,衣食之外,頗積馀財(cái)。”

【示例】球迷只要不到犯法,聽其自便。這就叫民主。

“聽”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閉目塞聽[bì mù sè tīng]

【解釋】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出處】漢·王充《論衡·自紀(jì)》:“閉目塞聰,愛精自保。”

【示例】一個(gè)閉目塞聽、同客觀外界根本絕緣的人,是無所謂認(rèn)識的。 ——毛澤東《實(shí)踐論》

【第2句】:惟命是聽[wéi mìng shì tīng]

【解釋】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指絕對服從。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惟命是聽”

【示例】女同志的意見,我惟命是聽! ——老舍《女店員》第三幕

【第3句】:傾耳細(xì)聽[qīng ěr xì tīng]

【解釋】側(cè)耳留意而聽。

【示例】不絕如縷的音樂從窗外傳進(jìn)來,傾耳細(xì)聽,原來是月光曲。

【第4句】: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tiān shì zì wǒ mín shì,tiān tīng zì wǒ mín tīng]

【解釋】天視、天聽:古人認(rèn)為天有意志和知覺,可以視聽。天的視聽通過人民的視聽來體現(xiàn)。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辦事。

【出處】《尚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示例】分明是天理人情的一段公案,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據(jù)此看去,明日的事,只怕竟有個(gè)八分成局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

【第5句】:娓娓動聽[wěi wěi dòng tīng]

【解釋】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yáng),娓娓動聽。”

【示例】她講得娓娓動聽,妹仔細(xì)聽著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鎖。 ——鄒韜奮《我的母親》

【第6句】:冒昧陳辭,有辱清聽[mào mèi chén cí,yǒu rǔ qīng tīng]

【解釋】清聽:是對聽話者的敬詞。書信中常用的謙辭,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請收信人諒解、采納。

【第7句】:駭人視聽[hài rén shì tīng]

【解釋】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

【出處】《隋書·王劭傳》:“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

【示例】唯府兵之設(shè),斂千歲已散之民而系之兵,庶幾得三代遺意,能不駭人視聽以就其事,而效見于后世。 ——宋·安燾等《〈周書〉序》

【第8句】:娓娓可聽[wěi wěi kě tīng]

【解釋】娓娓:說話連續(xù)不倦的樣子。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十三回:“蘭哥并不學(xué)趕墟惡套,唱那穢語俚歌,款款的念出《關(guān)雎》三章,雖系自來之腔,卻長短疾徐,自有節(jié)奏,娓娓可聽。”

【示例】說來似屬娓娓可聽,一經(jīng)明眼人瞧著,早已知他飾辭欺人,欲蓋彌彰了。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八十五回

【第9句】:以正視聽[yǐ zhèng shì tīng]

【解釋】為保證事實(shí)的正確理解。

【示例】我們要堅(jiān)決打擊盜版好以正視聽。

【第10句】:令苛則不聽[lìng kē zé bù tīng]

【解釋】苛:細(xì)碎煩瑣;聽:聽從。法令細(xì)碎繁瑣,執(zhí)法者無法執(zhí)行。形容事物如果繁雜,就會適得其反。

【出處】《呂氏春秋·呂覽·適威》:“令苛則不聽,令多則不行。”

【第11句】:天視民視,天聽民聽[tiān shì mín shì,tiān tīng mín tīng]

【解釋】天視、天聽:古人認(rèn)為天有意志和知覺,可以視聽。天的視聽通過人民的視聽來體現(xiàn)。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辦事。

【出處】《尚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示例】文藝雖是小道,一旦出版發(fā)行,就也是接受天視民視,天聽民聽的對象,應(yīng)該嚴(yán)肅地從事這一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 ——孫犁《孫犁散文·自序》

【第12句】:游魚出聽[yóu yú chū tīng]

【解釋】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出處】《荀子·勸學(xué)》:“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示例】伯牙鼓琴,游魚出聽。 ——明·張鼎思《瑯玡代醉編》

【第13句】:眩視惑聽[xuàn shì huò tīng]

【解釋】迷惑人的視聽。

【出處】章炳麟《*書訂文》附《正名雜義》;“樊(樊宗師)盧(盧仝)諸子,憙?yōu)殡U(xiǎn)怪,以眩視惑聽邪?”

【第14句】:危辭聳聽[wēi cí sǒng tīng]

【解釋】故意說嚇人的話使人聽了吃驚、害怕。

【示例】請不要危辭聳聽了。

【第15句】:厭聞飫聽[yàn wén yù tīng]

【解釋】指充分聽取。

【出處】宋·曾鞏《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處之樂,而厭聞飫聽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聰明敏急之材。”

【第16句】:不堪視聽[bù kān shì tīng]

【解釋】堪:可,能。言辭污穢,行為卑劣,不能看與聽。

【出處】嚴(yán)復(fù)《論中國之阻力與離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視聽。”

【第17句】:簾視壁聽[lián shì bì tīng]

【解釋】隔簾所見,隔壁所聽。指所得情況沒有確切根據(jù)。

【出處】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馬踐犬》:“《芥隱筆記》:歐陽與同院學(xué)士出游,遇馬踐犬,死于道,公試書其事,同院曰:'有犬臥于通衢,逸馬蹄而殺之。’……文意固似歐陽者,然據(jù)其時(shí),則穆在先矣。《芥隱》之言,恐亦簾視壁聽者耶?亦未為古。”

【第18句】:耳不旁聽[ěr bù páng tīng]

【解釋】兩耳不往旁邊聽。形容神情十分專注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因見他姐妹們說笑,便自己走到階下竹前,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別視。”

【第19句】:款言不聽[kuǎn yán bù tīng]

【解釋】款:通“窾”,空。對于不真實(shí)的話不要聽信。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其實(shí)中其聲者謂之端,實(shí)不中其聲者謂之款;款言不聽,奸乃不生。”

【第20句】:侈人觀聽[chǐ rén guān tīng]

【解釋】指加強(qiáng)人們在觀感聽覺上的印象。

【出處】《醒世恒言·李道人獨(dú)步云門》:“直從大禹以前,就有七十九代,都有曾封禪。后來只有秦始皇和漢武帝兩個(gè),這怎叫得有道之君?無非要粉飾太平,侈人觀聽。”

【第21句】:迷惑視聽[mí huò shì tīng]

【解釋】使人耳目迷亂。比喻以錯(cuò)誤的言論欺騙社會,毒害群眾。

【示例】這是因?yàn)楫?dāng)時(shí)我們畢竟還不敢公然承認(rèn)我們主張實(shí)行法西斯主義,還是覺得抱著三民主義這塊招牌較能迷惑視聽。 ——蕭作霖《復(fù)興社述略》

【第22句】:收視返聽[shōu shì fǎn tīng]

【解釋】收:停止;返:還。不視不聽。指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為外物所驚擾。

【出處】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第23句】:危言聳聽[wēi yán sǒng tīng]

【解釋】危言:使人吃驚的話;聳:驚動;聳聽:使聽話的人吃驚。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出處】清·梁啟超《米禁危言》:“我國民勿以吾為危言悚聽也。”

【示例】這不是什么“危言聳聽”的道理,稍稍注意這個(gè)問題的人,是不難發(fā)現(xiàn)若干真憑實(shí)據(jù)的。 ——郭小川《論“聽話”》

【第24句】:內(nèi)視反聽[nèi shì fǎn tīng]

【解釋】內(nèi)視:向內(nèi)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qiáng)。”

【示例】夫內(nèi)視反聽,則忠臣竭誠;寬賢矜能,則義士厲節(jié)。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允傳》

【第25句】:駭人聞聽[hài rén wén tīng]

【解釋】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同“駭人聽聞”。

【出處】《豆棚閑話·小乞兒真心孝義》:“[吳賢]忽一日仰天而嘆,說出一句駭人聞聽之言,道人生天地間,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兒,若做個(gè)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無之人,有何用處?”

【示例】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這總是一件駭人聞聽的事情。”

【第26句】:虛己以聽[xū jǐ yǐ tīng]

【解釋】形容接受意見的態(tài)度誠懇。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虛己以受人。”

【示例】這位主管工作踏實(shí),對于屬下所反映的意見,都能虛己以聽。

【第27句】:不言之聽[bù yán zhī tīng]

【解釋】能聽懂言外的意思。

【出處】《呂氏春秋·精諭》:“故勝書能以不言說,而周公旦能以不言聽,此之謂不言之聽,不言之謀,不聞之事。”

【第28句】:收視反聽[shōu shì fǎn tīng]

【解釋】不視不聽。指不為外物所驚擾。

【出處】晉·陸機(jī)《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示例】逢一災(zāi),偶一異,則收視反聽。 ——唐·白居易《辨水旱之災(zāi),明存救之術(shù)》

【第29句】:言從計(jì)聽[yán cóng jì tīng]

【解釋】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聽計(jì)從”。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賄權(quán)》:“便道我言從計(jì)聽微有權(quán),這就里機(jī)關(guān)不易言。”

【第30句】:轆轆遠(yuǎn)聽[lù lù yuǎn tīng]

【解釋】轆轆:車行的聲音。車聲越聽越遠(yuǎn)。

【示例】轆轆遠(yuǎn)聽了,他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第31句】:妄言妄聽[wàng yán wàng tīng]

【解釋】妄:不實(shí)。說得人隨便說,聽的人隨便聽,都不認(rèn)真看待。

【出處】《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汝)妄言之,女(汝)妄聽之奚。”

【示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清之?dāng)M晉唐小說及其支流》

【第32句】:欺罔視聽[qī wǎng shì tīng]

【解釋】罔:蒙騙。欺騙人們的耳目。

【出處】《南史·朱異傳》:“貪財(cái)冒賄,欺罔視聽。”

【第33句】:耳視目聽[ěr shì mù tīng]

【解釋】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rèn)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處】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示例】耳視目聽的人是難以置信的。

【第34句】:甜蜜動聽[tián mì dòng tīng]

【解釋】悅?cè)说奶鹈馈?/p>

【示例】我喜歡她那甜蜜動聽的歌聲。

【第35句】:洗耳拱聽[xǐ ěr gǒng tīng]

【解釋】請人講話時(shí)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同“洗耳恭聽”。

【出處】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哥哥才學(xué),與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古書,前皇后代,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

【示例】必須再求一風(fēng)月艷麗之曲,我等洗耳拱聽,幸勿推辭。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第36句】:洗耳恭聽[xǐ ěr gōng tīng]

【解釋】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shí)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示例】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第37句】:混淆視聽[hùn xiáo shì tīng]

【解釋】混淆:混雜。用假象或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出處】《三國志·袁尚傳》裴松之注:“如此之類,正足以誣罔視聽,貽誤后生矣。”

【示例】那些人經(jīng)常故意混淆視聽,影響很壞。

【第38句】:計(jì)行言聽[jì xíng yán tīng]

【解釋】行其計(jì),聽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出處】《金史·術(shù)虎高琪傳》:“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駐南京以自固,州郡殘破不復(fù)恤也。宣宗惑之,計(jì)行言聽,終以自斃。”

【第39句】:危言悚聽[wēi yán sǒng tīng]

【解釋】危言:使人吃驚的話。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出處】梁啟超《米禁危言》:“我國民勿以吾為危言悚聽也。”

【第40句】:淆惑視聽[xiáo huò shì tīng]

【解釋】故意用假象或謊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zhèn)巍?/p>

【出處】鄧小平《堅(jiān)持四項(xiàng)基本原則》:“第一,這些人一般都打著所謂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視聽。”

【第41句】:傾耳而聽[qīng ěr ér tīng]

【解釋】傾:歪,側(cè)著。側(cè)著耳朵仔細(xì)聽。

【出處】《禮記·孔子閑居》:“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示例】民皆引領(lǐng)而望,傾耳而聽,悲號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陳勝大呼,天下響應(yīng)。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第42句】:簾窺壁聽[lián kuī bì tìng]

【解釋】簾:布簾;窺:偷看;壁:墻壁;聽:偷聽。指竊聽與偷看。

【出處】宋·何坦《西疇常言》:“步遠(yuǎn)則有前導(dǎo),燕坐則毋簾窺壁聽。”

【第43句】:知無不言,言無不聽[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

【解釋】知道的就毫無保留全說出來,聽的則一句不差全部接受采納。

【出處】《元史·賀仁杰傳》:“后與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協(xié)力,知無不言,言無不聽,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愛重之。”

【示例】此時(shí)素 臣正在得君,真?zhèn)€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旬月之內(nèi),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九回)

【第44句】:唯命是聽[wéi mìng shì tīng]

【解釋】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diǎn)違抗。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

【示例】那我不費(fèi)俄頃的的遲疑,或許早就是唯命是聽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chuàng)造十年》

【第45句】:淆亂視聽[xiáo luàn shì tīng]

【解釋】視聽:看和聽。混淆是非,以擾亂人們的視聽。

【出處】明·文秉《先撥志始》下卷:“或巧布流言蜚語,或匿名文書,害正黨邪,淆亂視聽。”

【示例】你不能干淆亂視聽的事情。

“聽”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言之諄諄,聽之藐藐[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解釋】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抑》:“誨而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良藥苦口,信有之矣。 ——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二折

【第2句】:俯首聽命[fǔ shǒu tīng mìng]

【解釋】聽:服從,順從;命:命令。形容人馴順的樣子。

【出處】《舊五代史·杜重威傳》第一百零九回:“召諸將會,告以降敵之間。諸將愕然,以上將既復(fù),乃俯首聽命,遂連署降表。”

【示例】惟教育總長,改任了湯化龍,交通總長,改任了梁敦彥。大家俯首聽命,毫無異言。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十回

【第3句】:道聽途說[dào tīng tú shuō]

【解釋】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

【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示例】妹子道聽途說,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

【第4句】:牛聽彈琴[niú tīng tán qín]

【解釋】比喻聽不懂。

【出處】瞿秋白《亂彈》:“現(xiàn)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無線電的播音里去聽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聽彈琴,一竅不通了。”

【第5句】:舍實(shí)聽聲[shě shí tīng shēng]

【解釋】不察實(shí)際,只聽虛名。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實(shí)貢》:“周顯拘時(shí),故蘇秦;燕噲利虛譽(yù),故讓子之:皆舍實(shí)聽聲,嘔哇之過也。”

【第6句】:言聽計(jì)從[yán tīng jì cóng]

【解釋】聽:聽從。什么話都聽從,什么主意都采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jì)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示例】鄧對于他也就和劉玄德之于諸葛孔明,幾幾乎是言聽計(jì)從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二十六

【第7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43回:“我不是笨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如咱走吧。”

【示例】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處顯出精明強(qiáng)干的能力,任憑有天大的本事。 ——老舍《趙子曰》

【第8句】:謀聽計(jì)行[móu tīng jì xíng]

【解釋】猶言言聽計(jì)從。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出處】宋·王令《讀<孟子>》:“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傾就其說而謀聽計(jì)行。”

【第9句】:耳聽心受[ěr tīng xīn shòu]

【解釋】用耳朵聽,并記在心里。

【示例】長輩們的諄諄教導(dǎo),晚輩們當(dāng)耳聽心受。

【第10句】:且聽下回分解[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

【解釋】分解:敘述。宋元以來章回小說結(jié)束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畢竟史進(jìn)與三個(gè)頭領(lǐng)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示例】昨天又同兼士合寫了一封信給孟余他們,可做的事已做,且聽下回分解。 ——魯迅《兩地書》

【第11句】:公聽并觀[gōng tīng bìng guān]

【解釋】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出處】《三國志·魏書·蔣濟(jì)傳》:“臣竊亮陛下潛神默思,公聽并觀,若事有未見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將改曲易調(diào),遠(yuǎn)與黃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跡,豈近習(xí)而已哉?”

【示例】刑平而公,賞重而信,納用諫官御史,公聽并觀,而不蔽于偏至之讒。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第12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shí)[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解釋】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shí)的。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示例】她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shí),我何不自己走一趟,找到那王琦瑤,倘若真是這樣,程先生也好死心了。 ——王安憶《長恨歌》第一部四

【第13句】:隔壁聽話[gé bì tīng huà]

【解釋】指大言無實(shí),空有聲調(diào),難鯨攬驗(yàn)。

【出處】明·唐順之《答王遵巖書》:“蓋非特文章氣節(jié)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聞于經(jīng)書師友與意見之所窺測,而自以為道者,亦竟如隔壁聽話,全無交涉。”

【第14句】:唯唯聽命[wéi wéi tīng mìng]

【解釋】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diǎn)違抗。形容絕對服從。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

【示例】如海又說:“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吾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雨村唯唯聽命。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第15句】:反聽收視[fǎn tīng shōu shì]

【解釋】不聽不視。指不為外物所驚擾。

【出處】宋˙范仲淹《蒙以養(yǎng)正賦》:“務(wù)實(shí)去華,育德之方斯在;反聽收視,養(yǎng)恬之義相應(yīng)。”

【第16句】:言聽行從[yán tīng xíng cóng]

【解釋】指說話、做事有人聽從。形容威望很高。

【出處】《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yuǎn)附,明達(dá)四通。”

【第17句】:天高聽下[tiān gāo tīng xià]

【解釋】指天子圣明,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出處】《南齊書·王融傳》:“皇鑒燭幽,天高聽下,賞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時(shí)。”

【第18句】:揣骨聽聲[chuāi gǔ tīng shēng]

【解釋】原指舊時(shí)相法的一種。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聽其語聲,以判貴賤。后用以比喻牽強(qiáng)附會,妄加評判。

【出處】宋·彭乘《墨客揮犀》卷一:“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相傳以謂色不隱指者為佳畫。此又耳鑒之下,謂之揣骨聽聲。”

【示例】因吾書而考見今韻之由來,不至揣骨聽聲,自生妄見。 ——清·紀(jì)昀《<沈氏四聲考>后序》

【第19句】:盡人事,聽天命[jìn rén shì,tīng tiān mìng]

【解釋】人事:人情事理;天命:上天的意志。宿命論者認(rèn)為,盡心盡力去做事,能否成功,還得聽上天的。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盡人事以聽天命。’今仙姑既不能忍,又人事未盡,以致如此,何能言得天命。”

【示例】'盡人事,聽天命。”胡雪巖說,“留這三天是盡盡人事而已;我亦曉得沒用的。 ——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第三章

【第20句】:逷聽遠(yuǎn)聞[tì tīng yuǎn wén]

【解釋】“逷”同“逖”。指視聽范圍很遠(yuǎn)很廣。

【第21句】:耳聽八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耳朵同時(shí)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jī)警。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zhàn)場,務(wù)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示例】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處顯出精明強(qiáng)干的能力。 ——老舍《趙子曰》第四

【第22句】:敢不聽命[gǎn bù tīng mìng]

【解釋】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辦呢?。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齊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聽命!’”

【第23句】:耳聽是虛,眼見是實(shí)[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shì shí]

【解釋】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shí)可靠。

【出處】京劇《串龍珠》第十場:“有道是耳聽是虛,眼見是實(shí)。千歲莫要屈賴好人。”

【第24句】:耳聽是虛,眼見為實(shí)[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解釋】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shí)可靠。

【出處】《星火燎原·跨上新的高度》:“那時(shí)我還缺乏理解,但是也曉得大部分同志習(xí)慣于'耳聽是虛,眼見為實(shí)’,'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第25句】:道聽涂說[dào tīng tú shuō]

【解釋】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

【出處】《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示例】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涂說者之所造也。 ——《漢書·藝文志》

【第26句】:言聽事行[yán tīng shì xíng]

【解釋】指說話能聽從,事情能執(zhí)行。

【出處】《韓非子·說疑》:“言聽事行,則如師徒之勢。”

【第27句】:駭人聽聞[hài rén tīng wén]

【解釋】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出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南通一巷,謂之界身,并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示例】任聽部下逞艷于非時(shí)之候,獻(xiàn)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shí)序顛倒,駭人聽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

【第28句】:眼觀四路,耳聽八方[yǎn guān sì l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出處】清·文康《新兒女英雄傳》:“強(qiáng)盜的本領(lǐng),講的是觀六路,耳聽八方。”

【示例】金香,你撿煤核要放聰明點(diǎn),得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碰見了那些嘎七馬八的日本腿子們就躲開。 ——吳祖光《闖江湖》

【第29句】:視而弗見,聽而弗聞[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解釋】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dāng)作沒看見,聽到了當(dāng)作沒聽見。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咸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

【第30句】:垂簾聽政[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解釋】垂簾:太后或皇后臨朝聽政,殿上用簾子遮隔。聽:治理。指太后臨朝管理國家政事。

【出處】《舊唐書·高宗紀(jì)下》:“時(shí)帝風(fēng)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于天后。自誅上官儀后,上每視朝,天后垂簾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預(yù)聞之,內(nèi)外稱為二圣。”

【示例】后一垂簾聽政,我等皆受制于人矣,不若先事而起。 ——《元史·阿沙不花傳》

【第31句】:聳動聽聞[sǒng dòng tīng wén]

【解釋】聳:通“悚”,驚動。夸大或捏造事實(shí),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fēng)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fēng)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第32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解釋】指要同時(shí)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rèn)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cuò)誤。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例】唐朝人魏徵說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毛澤東《矛盾論》

【第33句】:拱手聽命[gǒng shǒu tīng mìng]

【解釋】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聽從對方的命令,毫無反抗。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四回:“臣有一計(jì),可使蕭太后~。”

【示例】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致內(nèi)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于今。 ——《明史·陳九疇傳》

【第34句】:天高聽卑[tiān gāo tīng bēi]

【解釋】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舊時(shí)稱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出處】《史記·宋微子世家》:“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三國·魏·曹植《責(zé)躬》詩:“天高聽卑,看肯照微。”

【示例】皇鑒燭幽,天高地卑,賞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時(shí)。 ——《南齊書·王融傳》

【第35句】:百聽不厭[bǎi tīng bù yàn]

【解釋】形容樂曲或歌曲好聽,使人聽多少遍也不厭煩。

【出處】這首歌真是~。

【示例】這首歌真是百聽不厭

【第36句】:悉聽尊便[xī tīng zūn biàn]

【解釋】一切由您的意思。

【示例】你去不去桂林悉聽尊便。

【第37句】:誨爾諄諄,聽我藐藐[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解釋】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yuǎn)的樣子。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形容徒費(fèi)唇舌。

【出處】《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方玭之為是書也,璨已長矣,詩曰:'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悲夫! ——宋·陸游《跋柳氏訓(xùn)序》

【第38句】: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bù jiàn rén xià lái]

【解釋】比喻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shí)際行動。

【示例】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別再吹了。

【第39句】:逖聽遐視[tì tīng xiá shì]

【解釋】指視聽范圍很遠(yuǎn)很廣。

【出處】《新唐書·選舉志下》:“圣主明目達(dá)聰,逖聽遐視,罪其私冒不慎舉者,小加譴責(zé),大正刑典,責(zé)成授任,誰敢不勉?”

【第40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

【解釋】說話的人不是有心的,聽話的人卻認(rèn)真計(jì)較。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句話正觸著阿珠的'隱痛’,要想保持平靜也不可能了。”

【第41句】:言聽計(jì)行[yán tīng jì xíng]

【解釋】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聽計(jì)從”。

【出處】《新唐書·魏知古盧懷慎傳贊》:“觀玄宗開元時(shí),厲精求治,元老魁舊,動所尊憚,故姚元崇、宋璟言聽計(jì)行,力不難而功已成。”

【第42句】:借聽于聾[jiè tīng yú lóng]

【解釋】借;借助。借助于耳聾的人打探消息。比喻找錯(cuò)了求教的對象。

【出處】唐·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shù)不于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

【第43句】:言聽計(jì)用[yán tīng jì yòng]

【解釋】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聽計(jì)從”。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jì)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示例】多蒙丞相顧愛,累授遷除,言聽計(jì)用。 ——明·無名氏《五馬破曹》楔子

【第44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解釋】雖然望著,卻沒看見;雖然聽著,卻沒聽到。形容不關(guān)心,不注意。

【出處】《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禮記·大學(xué)》:“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示例】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秦牧《核心》

【第45句】:偏聽偏言[piān tīng piān yán]

【解釋】偏:只注重一方面。只聽信一方面,指處理問題態(tài)度不公正,方法不妥當(dāng)。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第46句】:委國聽令[wěi guó tīng lìng]

【解釋】把國家政權(quán)交給別人,一切聽從別人的命令。

【出處】《史記·秦本紀(jì)》:“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

【示例】魏王懼,遣使謝罪,亦使太子增為質(zhì)于秦,委國聽令,自此六國,俱賓服于秦。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

【第47句】:道聽耳食[dào tīng ěr shí]

【解釋】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下》:“村學(xué)究道聽耳食,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第48句】:即溫聽厲[jí wēn tīng lì]

【解釋】后以之稱面受尊者的教誨。

【出處】《論語·子張》:“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示例】不得即溫聽厲,良以為歉。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會遇》

【第49句】:束手聽命[shù shǒu tīng mìng]

【解釋】拱手聽從命令。

【出處】宋·陳亮《酌古論·馬燧》:“三鎮(zhèn)平,則淄青之膽破矣。命一辯士持天子之詔往諭之,彼安得不束手聽命哉!”

【第50句】:牧豕聽經(jīng)[mù shǐ tīng jīng]

【解釋】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xué)努力。

【出處】《后漢書·承宮傳》:“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xiāng)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jīng)》授諸生數(shù)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yè),因就聽經(jīng),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第51句】:偏聽偏信[piān tīng piāng xìn]

【解釋】偏面地聽了一方面的話就信以為真。多指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不公正。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例】他總是樂于聽取大家的意見,從不偏聽偏信。

【第52句】:言者諄諄,聽者藐藐[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解釋】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yuǎn)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fèi)口舌。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顧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廖仲愷《消費(fèi)合作社概論》

【第53句】:眼見為實(shí),耳聽為虛[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

【解釋】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shí)的,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第54句】:反聽內(nèi)視[fǎn tīng nèi shì]

【解釋】內(nèi)視:向內(nèi)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qiáng)。”

【示例】則反聽內(nèi)視,求其所由,必遠(yuǎn)觀諸物,近驗(yàn)諸身。 ——《晉書·摯虞傳》

【第55句】:逖聽遠(yuǎn)聞[tì tīng yuǎn wén]

【解釋】謂視聽范圍很遠(yuǎn)很廣。

【出處】唐·姚思廉《梁書·武帝紀(jì)中》:“庶以矜隱之念,昭被四方,逖聽遠(yuǎn)聞,事均親覽。”

【第56句】:聳人聽聞[sǒng rén tīng wén]

【解釋】聳:驚動。夸大或捏造事實(shí),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比較那史冊上的朱云請劍,李膺破柱,更足聳人聽聞。”

【示例】閑官之挫折,無足輕重,不足聳人聽聞。(清·汪師韓《詩學(xué)纂聞·劉隨州別嚴(yán)士元詩》)

【第57句】:天高聽遠(yuǎn)[tiān gāo tīng yuǎn]

【解釋】指處于遠(yuǎn)離君王或中央政權(quán)的地方,下情無徑上達(dá),上面也無從聽得下面的呼聲。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效命先驅(qū),畢命輪轂,雖無大益,冀有小補(bǔ)。然天高聽遠(yuǎn),情不上通,徒獨(dú)望青云而拊心,仰天高而嘆息耳。”

【第58句】:姑妄聽之[gū wàng tīng zhī]

【解釋】姑:暫且;妄:隨便,胡亂。姑且隨便聽聽,不一定就相信。

【出處】《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奚。”

【示例】即使是飯后的公評,酒后的宏議,也何嘗不可姑妄聽之呢?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送灶日漫筆》

【第59句】:狐聽之聲[hú tīng zhī shēng]

【解釋】指冰下水流之聲。

【出處】《水經(jīng)注·河水一》引《述征記》:“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書證》:“狐之為獸,又多猜疑,故聽河冰無流水聲,然後敢渡。”

【示例】別浦宵凝,狐聽之聲乍絕;回汀曉合,蟲疑之質(zhì)俄生。 ——唐·林滋《陽冰賦》

【第60句】:言聽謀決[yán tīng móu jué]

【解釋】指說的話聽從照辦,出的主意決定實(shí)行。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繹堂制府以為能,言聽謀決。”

【第61句】:周聽不蔽[zhōu tīng bù bì]

【解釋】蔽:蒙蔽。廣泛聽取意見就不會被蒙蔽。

【出處】漢·賈誼《新書·道術(shù)》:“周聽則不蔽,稽驗(yàn)則不惶。”

【第62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解釋】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出處】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示例】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二卷:“唯吾老君猶處空玄寂寥之外,玄虛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第63句】:垂簾聽決[chuí lián tīng jué]

【解釋】指女后輔幼主臨朝聽政。

【出處】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史料一·咸豐季年三奸伏誅》:“皇上沖齡,未能親政,天步方艱,軍國事重,暫請皇太后垂簾聽決。”

【第64句】:觀化聽風(fēng)[guān huà tīng fēng]

【解釋】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出處】《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fēng)。”顏師古注:“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了。”

【第65句】:對床聽語[duì chuáng tīng yǔ]

【解釋】兩人夜間對床共語。

【出處】宋·張?jiān)伞顿R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第66句】:眼觀四處,耳聽八方[yǎn guān sì ch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zhàn)場,務(wù)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示例】他得有靈敏的感覺,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第六章

雕塑 信息流廣告 競價(jià)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wǎng) 網(wǎng)絡(luò)推廣 自學(xué)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jì)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營銷 培訓(xùn)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biāo)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yùn)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chǔ)學(xué)習(xí)電腦 電商設(shè)計(jì) 職業(yè)培訓(xùn) 免費(fèi)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jià)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yùn)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diǎn)痣 微信運(yùn)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guān)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jī)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xué)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xùn)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yùn)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xùn)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jī)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shù)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 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在线天堂av影院|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男人插女人30分钟| 麻豆波多野结衣|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3344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搞逼视频免费看| 案件小说2阿龟婚俗验身|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bt自拍另类综合欧美|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你懂的在线|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欧美另类精品xxxx人妖换性|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aa级国产女人毛片水真多|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区高清|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男人的天堂影院|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