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韻”的成語(25個)
本文整理了異口同韻、鋒發韻流等含“韻”的成語25個,其中“韻”結尾的成語16個,“韻”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韻”結尾的成語【第1句】:異口同韻[yì kǒu tóng yùn]
【解釋】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
【出處】老舍《趙子曰》第一:“現在的人們不但不復以窄窄金蓮為美,反異口同韻的詆為丑惡。”
【第2句】:林下風韻[lín xià fēng yùn]
【解釋】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同“林下風氣”。
【出處】明·徐渭《跋書卷尾一》:“謝道韞,雖是夫人,卻有林下風韻,是謂秀中現雅。”
【第3句】:幽情逸韻[yōu qíng yì yùn]
【解釋】深沉、超俗的情致和情調。
【出處】清·鄭燮《題破盆蘭花圖》:“春雨春風寫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烏盆更入山。”
【第4句】:留風遺韻[liú fēng yí yùn]
【解釋】韻:風度,氣派。前代流傳給后世的風雅韻事。
【出處】宋·歐陽修《峴山亭記》:“至于流風余韻,藹然被于江漢之間者。”
【示例】屈原正是在吳起、商鞅等實行變法的留風遺韻中長大的。 ——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第5句】:風風韻韻[fēng fēng yùn yùn]
【解釋】①形容韻致、意態美好。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子。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好風風韻韻,捻捻膩膩,濟濟楚楚。”
【示例】月下金觥,膝上瑤箏,口口聲聲,風風韻韻。 ——元·張可久《折桂令·酒邊分得卿字韻》曲
【第6句】:流風遺韻[liú fēng yí yùn]
【解釋】流風:遺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
【出處】流風:遺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
【第7句】:幺弦孤韻[yāo xián gū yùn]
【解釋】指小曲的音韻,與具備各種樂曲樂器的大樂相對。
【出處】唐·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世之言詩僧多出江左,靈一導其源,護國襲之;清江揚其波,法振沿之。如幺弦孤韻,瞥入人耳,非大樂之音。”
【第8句】:清音幽韻[qīng yīn yōu yùn]
【解釋】比喻文章造詣極深。
【出處】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
【示例】我也想寫出清音幽韻的好文章來。
【第9句】:高情遠韻[gāo qíng yuǎn yùn]
【解釋】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遠致”。
【出處】明·宋濂《答張秀才認詩書》:“獨陶元亮天分之高……直超建安而上之,高情遠韻,殆猶大羹充铏,不假鹽醯而至味自存者也。”
【第10句】:遺風余韻[yí fēng yú yùn]
【解釋】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出處】《朱子全書·治道一》:“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時,而其遺風余韻,猶有稱思于后世者也。”
【示例】在過去齊國、魯國的都城,和一些戴著高高的帽子,寬大的衣袖的學者們,商討學問,反復辯論,觀察孔子的遺風余韻。 ——吳晗《學習集·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
【第11句】:神籟自韻[shén lài zì yùn]
【解釋】籟:聲響。指天然之音自成韻律。
【出處】漢·桓麟《西王母傳》:“瑤干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瑯瑯然皆九奏八會之音也。”
【第12句】:霞姿月韻[xiá zī yuè yùn]
【解釋】比喻俊美清雅的儀態和風度。
【第13句】:林籟泉韻[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釋】風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產生的悅耳聲音。泛指天籟。
【出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自文字至文章》:“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
【第14句】:虎斑霞綺,林籟泉韻[hǔ bān xiá qǐ,lín lài quán yùn]
【解釋】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
【出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其說汗漫,不可審理。”
【第15句】:遺音余韻[yí yīn yú yùn]
【解釋】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韻致。形容作品美妙。
【出處】《宣和書譜·皇象》:“則又見其遺音余韻,得之于筆墨外也。”
【第16句】:流風余韻[liú fēng yú yùn]
【解釋】前代流傳給后世的風雅韻事。
【出處】清·張潮《虞初新志·焚琴子傳》:“卒之無有識生之才而用之者,宜其傷于情而碎于琴也。然生流風余韻,宛在丹山碧水之間,迄今登鼓山之亭,如聞其哭焉。”
【示例】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入。 ——清·方宗誠《桐城文錄序》
“韻”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鋒發韻流[fēng fā yùn liú]
【解釋】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
【第2句】:風韻猶存[fēng yùn yóu cún]
【解釋】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 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示例】她雖然已有五十幾歲,但風韻猶存。
【第3句】:逸韻高致[yì yùn gāo zhì]
【解釋】高逸的風度韻致。
【出處】清歸莊《跋金孝章墨梅》:“孝章逸韻高致,身有仙骨,故其書墨梅,柯干豐姿,意外超妙。”
【第4句】:喉清韻雅[hóu qīng yùn yǎ]
【解釋】歌喉清脆響亮,韻味優美幽致。形容歌唱水平很高。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簫來,命佩鳳吹簫,文花唱曲,喉清韻雅,甚令人心動神移。”
【第5句】:風流韻事[fēng liú yùn shì]
【解釋】風雅而有情趣的事。舊指文人詩歌吟詠及琴棋書畫等活動。也指男女私情。
【出處】清·王韜《瀛壖雜志》:“人各卻步立,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此亦風流之韻事,承平之佳話。”
【示例】他常常帶著張小桃進出他的律師事務所。他的風流韻事還多得很。 ——巴金《家》三十一
【第6句】:徐娘半老,風韻猶存[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
【解釋】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第7句】:余韻流風[yú yùn liú fēng]
【解釋】傳留后世的韻致風度。
【出處】《群音類選·<龍泉記·壽祝椿堂>》:“家傳舊清白,余韻流風正洋溢,愿壽考彌高,華峰難敵。”
【示例】文達撫浙,創詁經精舍,督粵,創學海堂,提唱雋流,扇揚雅道,余韻流風,到今未沫。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四
【第8句】:雅人韻士[yǎ rén yùn shì]
【解釋】高雅而有風致的文人。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科諢》:“文字佳,情節佳,而科諢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韻士,亦有瞌睡之時。”又《聲容·治服》:“若果如是,則亦艷妝村婦而已矣,烏足動雅人韻士之心哉。”
【第9句】:余韻繞梁[yú yùn rào liáng]
【解釋】韻:韻律。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余味無窮
【出處】茅盾《關于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通信》:“行文如曼歌緩舞,余韻繞梁,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