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路”的成語大全(200個(gè))

24831 分享 時(shí)間: 收藏本文

含“路”的成語大全(200個(gè))

小編為您整理了路無拾遺、投石問路、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等含“路”的成語200個(gè),其中“路”開頭的20個(gè),“路”結(jié)尾的87個(gè),“路”在中間的93個(gè),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路”開頭的成語

【第1句】:路無拾遺[lù wú shí yí]

【解釋】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huì)撿起據(jù)為己有。形容社會(huì)風(fēng)尚好。

【出處】《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qiáng)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第2句】: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解釋】路途遙遠(yuǎn),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時(shí)間長了,才可識(shí)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出處】宋·陳元靚《事林廣記·結(jié)交警句》:“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示例】中國的成語說: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我們的友誼是經(jīng)得起時(shí)間考驗(yàn)的。 ——周恩來《在緬甸總理吳努舉行的國宴會(huì)上的講話》

【第3句】:路轉(zhuǎn)峰回[lù zhuǎn fēng huí]

【解釋】峰巒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fù)雜。

【出處】唐·陳子昂《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風(fēng)煙猶可望,歌笑浩難聞。路轉(zhuǎn)青山合,峰回百日曛?!彼巍W陽修《醉翁亭記》:“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p>

【示例】路轉(zhuǎn)峰回出畫塘,一山楓葉背殘陽,看來渾不似春光。 ——王國維《浣溪沙》詞

【第4句】:路見不平[lù jiàn bù píng]

【解釋】指見到不平的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

【示例】他趕快轉(zhuǎn)過口又說道:'我不過路見不平,說幾句氣話罷哩!’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

【第5句】:路長日暮[lù cháng rì mù]

【解釋】路途遙遠(yuǎn)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難以實(shí)現(xiàn)。

【出處】宋·李清照《漁家傲》詞:“我報(bào)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漫有驚人句?!?/p>

【第6句】:路見不平,拔刀相救[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xù)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yuǎn)導(dǎo)幻影以生之。”

【第7句】:路叟之憂[lù sǒu zhī yōu]

【解釋】指百姓的疾苦。

【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鬃颖佘嚩聠栐唬?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duì)曰:'吾有三失?!鬃釉唬?原聞三失?!?/p>

【示例】丘吾子曰:'吾少好學(xué)問,周遍天下,還后,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絕,是三失也。樹欲靜乎風(fēng)不定,子欲養(yǎng)乎親不待。’”

【第8句】:路柳墻花[lù liǔ qiáng huā]

【解釋】路邊的柳,墻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出處】元·王曄《水仙子·答》曲:“從來道水性難拿,從他赸過,由他演撒,終只是個(gè)路柳墻花。”

【示例】先生差矣,妾等乃巫山洛水之儔,非路柳墻花之比。 ——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

【第9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釋】在路上遇見欺負(fù)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shí)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示例】這個(gè)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則是誤傷人命。 ——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

【第10句】:路見不平,拔劍相為[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天寧卓禪師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還有路見不平,拔劍相為底么。”

【第11句】:路不拾遺[lù bù shí yí]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huì)風(fēng)氣好。

【出處】《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示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第12句】:路見不平,拔劍相助[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解釋】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出處】明·洪楩《楊溫?cái)r路虎傳》:“今見將軍,乃是我恩人,卻在此被劫,自當(dāng)效力相助!路見不平,拔劍相助?!?/p>

【示例】路見不平,拔劍相助,這是很正常的事。

【第13句】:路絕人稀[lù jué rén xī]

【解釋】路被隔絕,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zāi)害嚴(yán)重,以致路無行人。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絕人稀。”

【示例】眼見的路絕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飛。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

【第14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解釋】路途遙遠(yuǎn)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出處】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卷九:“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示例】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長期和殘酷的戰(zhàn)爭中,游擊戰(zhàn)爭將表現(xiàn)其很大的威力,實(shí)在是非同小可的事業(yè)。 ——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

【第15句】:路逢窄道[lù féng zhǎi dào]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示例】我不曾惹你,你今來害我,則怕你路逢窄道難回避。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八回

【第16句】:路人皆知[lù rén jiē zhī]

【解釋】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xiāng)公傳》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p>

【示例】尾大末強(qiáng),路人皆知,不敢聲揚(yáng),公獨(dú)奮筆。 ——清·黃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銘》

【第17句】:路遠(yuǎn)迢迢[lù yuǎn tiáo tiáo]

【解釋】形容路途遙遠(yuǎn)。

【出處】形容路途遙遠(yuǎn)。

【第18句】:路在人走,事在人為[lù zài rén zou,shì zài rén wéi]

【解釋】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來的。指在一定條件下,事情的好或壞在于人的主觀努力。

【第19句】:路人睚眥[lù rén yá zì]

【解釋】路人:過路的人;睚眥:怒目而視。連過路的人都怒目而視。形容使人非常憤恨。

【第20句】:路斷人稀[lù duàn rén xī]

【解釋】路被隔斷,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zāi)害嚴(yán)重,以致路無行人。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絕人稀?!?/p>

【示例】譬之猛虎當(dāng)?shù)溃缘穆窋嗳讼?,必有食肉寢皮之日?——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回

“路”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投石問路[tóu shí wèn lù]

【解釋】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cè)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出處】《新民晚報(bào)》19【第89句】:【第1句】:5:“安徽科技出版社投石問路,去年秋冬該社出版了一本《人體攝影》畫冊(cè),意外地一炮打響?!?/p>

【第2句】:窮途末路[qióng tú mò lù]

【解釋】窮途:處境困窘。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出處】《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示例】你如今是窮途末路,舉目無依。(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

【第3句】:必經(jīng)之路[bì jīng zhī lù]

【解釋】經(jīng):經(jīng)過。必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出處】《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彼巍ぶ祆渥ⅲ骸傲x者行事之宜,謂人之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p>

【示例】橋北有八角碑亭,乃去來必經(jīng)之路。 ——清·珠泉居士《續(xù)板橋雜記·下·軼事》

【第4句】:進(jìn)退無路[jìn tuì wú lù]

【解釋】前進(jìn)無路,后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jìn)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紛紛,才有毛發(fā)利害,便章皇失措,進(jìn)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p>

【示例】小生囊篋罄然,家園迢遞,進(jìn)退無路,特問公公指引,再去尋他。 ——明·鄭若庸《玉玦記·投賢》

【第5句】:高山低頭,河水讓路[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解釋】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改造社會(huì)的無窮力量。

【出處】鄧拓《英雄的路》:“人們常說的'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奇跡,在寶成路上真正實(shí)現(xiàn)了。”

【第6句】:來蹤去路[lái zōng qù lù]

【解釋】指人的來去行蹤。同“來蹤去跡”。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筆,把我的來蹤去路,實(shí)打?qū)嵱幸痪湔f一句,給我說這么一篇?!?/p>

【第7句】:走頭沒路[zǒu tóu méi lù]

【解釋】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出處】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齊發(fā)作,殺得他走頭沒路,大敗虧輸?!?/p>

【第8句】:急不擇路[jí bù zé lù]

【解釋】急得來不及選擇道路地亂跑,形容非常緊迫。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p>

【示例】他有些急不擇路地亂跑。

【第9句】:豺狼塞路[chái láng sāi lù]

【解釋】豺狼:兩種兇狠的野獸;塞:堵塞。比喻壞人當(dāng)權(quán)。

【出處】《北史·隋本紀(jì)》:“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

【第10句】:逢山開路[féng shān kāi lù]

【解釋】形容不畏艱險(xiǎn),在前開道。

【出處】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楔子:“旁邊轉(zhuǎn)過一個(gè)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p>

【示例】軍旅逢山開路,遇水迭橋,豈有泥濘不堪之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第11句】:橋歸橋,路歸路[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yīng)該嚴(yán)格區(qū)分開來。

【出處】高陽《李鴻章》第八章:“王老哥,我們做這件事的要訣是,橋歸橋、路歸路,切忌扯在一起,混雜不清。”

【示例】我們還是橋歸橋,路歸路,不要扯在一塊。

【第12句】:廣開賢路[guǎng kāi xián lù]

【解釋】賢:有才又有德的人。廣泛開辟招攬賢才的途徑。

【出處】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

【示例】領(lǐng)導(dǎo)干部應(yīng)該廣開賢路,兼聽則明。

【第13句】:花生滿路[huā shēng mǎn lù]

【解釋】比喻榮耀、美滿。

【出處】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四折:“子得和丈夫一處對(duì)舞,便是燕燕花生滿路?!?/p>

【第14句】:角巾東路[jiǎo jīn dōng lù]

【解釋】意指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出處】《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示例】待角巾東路,蹇驢北阜,伴公游釣。 ——宋·劉克莊《水龍吟·辛亥安晚生朝》詞

【第15句】:星夜兼路[xīng yè jiān lù]

【解釋】星夜:有星光的夜路;兼路:走雙倍的路程。形容連夜加倍地趕路。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岱傳》:“岱自表輒行,星夜兼路。”

【第16句】:亡羊歧路[wáng yáng qí lù]

【解釋】亡:丟失;歧路:岔路。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fù)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huì)誤入歧途。

【出處】《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p>

【示例】失鹿中原悲得失,亡羊歧路嘆興亡。 ——南懷瑾《應(yīng)囑為孫中山先生九十八誕辰作》

【第17句】:廣開言路[guǎng kāi yán lù]

【解釋】廣:擴(kuò)大;言路:進(jìn)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chuàng)造發(fā)表意見的條件。

【出處】《后漢書·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p>

【示例】從穆宗崩逝,兩宮太后再度垂簾,廣開言路,諫勸的奏折,很少留中。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cè)

【第18句】:趨舍異路[qū shě yì lù]

【解釋】趨舍:趨向或舍棄,進(jìn)取或退止。指遵循和舍棄的道路不同。

【出處】漢·荀悅《漢紀(jì)·武帝紀(jì)》:“仆與李陵趨舍異路,素非相善也?!?/p>

【示例】科舉不改,聰明之士,皆務(wù)習(xí)帖括,以取富貴,趨舍異路,能俯就乎? ——清·梁啟超《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

【第19句】:哀鴻滿路[āi hóng mǎn lù]

【解釋】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災(zāi)民。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hào)的饑民。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收京》:“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p>

【示例】一旦爆發(fā)戰(zhàn)爭就會(huì)出現(xiàn)哀鴻滿路的局面。

【第20句】:慌不擇路[huāng bù zé lù]

【解釋】勢(shì)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山寒巡邏》:“陀滿興福來到此間,所謂慌不擇路,饑不擇食,只得結(jié)集亡命,哨聚山森?!?/p>

【示例】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回

【第21句】:廣開才路[guǎng kāi cái lù]

【解釋】指讓有才干的人廣泛得到任用。

【出處】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p>

【示例】國家建設(shè)需要大批人才,唯有廣開才路,任人為賢,才能使其發(fā)揮所長,為國家做最大的貢獻(xiàn)。

【第22句】:走投沒路[zǒu tóu méi lù]

【解釋】沒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沒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討口飯兒吃咱。”

【示例】話說當(dāng)時(shí)石秀和盧俊義兩個(gè),在城內(nèi)走投沒路,四下里人馬合來,眾做公的把撓鉤搭住,套索絆翻,可憐悍勇英雄,方信寡不敵眾。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第23句】:方驂并路[fāng cān bìng lù]

【解釋】猶并駕齊驅(qū)。

【出處】《宋書·王景文傳論》:“與袁粲群公方驂并路,傾覆之災(zāi),庶幾可免。”

【示例】及太和之辰,雖復(fù)崇尚文雅,方驂并路,多乖往轍。 ——《周書·庚信傳論》

【第24句】:行者讓路[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釋】行走的人相互讓路。指大家都謙遜有禮。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yīng)篇》:“又言山出車,澤出舟,男女異路,市無二價(jià),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示例】剛才我們一路看來,那些“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光景,已是不爭之意。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一回

【第25句】:相逢狹路[xiāng féng xiá lù]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p>

【示例】非是我人前賣弄忒裝,人前賣弄忒裝喬,也只是相逢狹路難推調(diào)。 ——明·屠隆《彩毫記·乘醉騎驢》

【第26句】:走身無路[zǒu shēn wú lù]

【解釋】無路可走。比喻身陷絕境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無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見你了。’”

【第27句】:晚節(jié)末路[wǎn jié mò lù]

【解釋】末世;一代將終之時(shí)。

【出處】漢·鄒陽《上書吳王》:“至其晚節(jié)末路,張耳、陳勝連從兵之據(jù),以叩函關(guān),咸陽遂危。”宋·王安石《乞?qū)m觀札子五則》之四:“他日若獲寧瘳,顧雖晚節(jié)末路,尚知補(bǔ)報(bào),惟所驅(qū)策,豈敢辭免?”

【示例】死生禍福,相去有差,晚節(jié)末路,共此嘆嗟。 ——宋·陳亮《祭彭子復(fù)父文》

【第28句】:避讓賢路[bì ràng xián lù]

【解釋】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jìn)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出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愿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第29句】:單車就路[dān chē jiù lù]

【解釋】單車:一輛車;就路:上路。只有一輛車上路。比喻人單勢(shì)孤。

【出處】《后漢書·孔奮傳》:“隴蜀即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財(cái)貨連轂,彌竟川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

【第30句】:云泥殊路[yún ní shū lù]

【解釋】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懸殊。

【出處】北魏·荀濟(jì)《贈(zèng)陰梁州》:“云泥已殊路?!?/p>

【第31句】:視同陌路[shì tóng mò lù]

【解釋】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yuǎn)。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視同陌路,此豈稍有人心者耶?”

【示例】當(dāng)親朋好友來借錢時(shí),他把他們視同陌路置之不理。

【第32句】:耕者讓畔,行者讓路[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釋】畔:田界。種田的人把田界讓給對(duì)方,走路的人讓開路讓別人先走。形容禮讓成為社會(huì)風(fēng)氣。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jì)》:“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漢·五充《論衡·是應(yīng)篇》:“男女異路,市無二價(jià),耕者讓畔,行者讓路?!?/p>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1回:“剛才我們一路看來,那些'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光景,已是不爭之意?!?/p>

【第33句】:康莊大路[kāng zhuāng dà lù]

【解釋】康莊:寬闊。寬闊平坦,四通八達(dá)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出處】茅盾《夜讀偶記》:“社會(huì)主義國家的強(qiáng)大繁榮,已經(jīng)給世界人民指出了康莊大路?!?/p>

【第34句】:行不由西州路[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

【解釋】西州:古南京。晉朝宰相謝安病重時(shí),曾經(jīng)從西州城門入城回京,死后,其友羊曇很悲痛,不愿從西州路走。比喻懷念故人,悲悼亡友。

【出處】《晉書·謝安傳》:“羊曇者,太山人,知名士也。為安所愛重,安薨后,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p>

【第35句】:安宅正路[ān zhái zhèng lù]

【解釋】比喻仁義。指以仁居心,以義行事。

【出處】《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第36句】:怨聲載路[yuàn shēng zài lù]

【解釋】載:充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qiáng)烈不滿。

【出處】《詩經(jīng)·大雅·生民》:“實(shí)覃實(shí)訏,厥聲載路?!薄逗鬂h書·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p>

【示例】州縣征輸,星火逼迫,或謀計(jì)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和氣未洽。 ——《舊唐書·張廷珪傳》

【第37句】:眼觀六路[yǎn guān liù lù]

【解釋】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面了解。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zhàn)場(chǎng),務(wù)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示例】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處顯出精明強(qiáng)干的能力,任憑你有天好的本事,滿肚子的學(xué)問。 ——老舍《趙子曰》

【第38句】:禮門義路[lǐ mén yì lù]

【解釋】指“義”好比是大路,“禮”好比是門,只有君子才能從這條大路行走,由這扇門出入。

【出處】《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p>

【示例】禮門義路儒家事,齊治須從身內(nèi)修。 ——清·無名氏《明珠緣》第九回

【第39句】:橋是橋,路是路[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yīng)該嚴(yán)格區(qū)分開來。同“橋歸橋,路歸路”。

【出處】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七:“就是蕭隊(duì)長也得說個(gè)理。我姓韓的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誰來歪我不成,倒要問問老趙哥?”

【第40句】:一線生路[yī xiàn shēng lù]

【解釋】生路:維持生活或自下而上的途徑。僅僅能生存的路子。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黃門犯法,理當(dāng)正罪,原無可辭;但有一事,情在可矜之列,望總兵法外施仁,開此一線生路,則愚父子雖死九泉,感德無涯矣?!?/p>

【示例】嗣又知武帝未曾批準(zhǔn),還有一線生路,乃復(fù)飲食如常。 ——蔡?hào)|藩《前漢演義》第六十四回

【第41句】: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解釋】比喻為人清白,作風(fēng)正派,過得硬。

【示例】人們夸他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能包容別人的缺點(diǎn)。

【第42句】:熟門熟路[shú mén shú lù]

【解釋】熟悉門徑,了解情況,很有經(jīng)驗(yàn)。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門熟路,管門的一向認(rèn)得,立時(shí)請(qǐng)進(jìn),并不阻擋。”

【示例】我想熟門熟路,比生手實(shí)在好得多。 ——魯迅《彷徨·祝?!?/p>

【第43句】:揚(yáng)鑣分路[yáng biāo fēn lù]

【解釋】揚(yáng)鑣:指驅(qū)馬前進(jìn)。分路而行。比喻目標(biāo)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處】《隋書·高祖紀(jì)》:“已詔使人,所在賑恤,揚(yáng)鑣分路,將遍四海,必令為朕耳目?!?/p>

【示例】唐·顏師古《漢書敘例》:“六藝殘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揚(yáng)鑣分路。”

【第44句】:生財(cái)之路[shēng cái zhī lù]

【解釋】發(fā)財(cái)?shù)拈T路。

【出處】《禮記·大學(xué)》:“生財(cái)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cái)恒足矣?!?/p>

【第45句】:走回頭路[zǒu huí tóu lù]

【解釋】比喻倒退或按已經(jīng)不合時(shí)宜的老規(guī)矩辦事。

【出處】錢鐘書《圍城》:“我鬼迷昏了頭,卻不過高松年的情面,吃了許多苦,還要半途而廢,走回頭路!”

【示例】中央的政策說得那么明白,不會(huì)再走回頭路了。

【第46句】:杜絕言路[dù jué yán lù]

【解釋】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jìn)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jìn)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shí)明,杜絕言路?!?/p>

【第47句】:身居言路[shēn jū yán lù]

【解釋】言路:進(jìn)言之路。舊指身居諫官之職。

【出處】《參同經(jīng)》卷上:“身居言路,則思納約自牖,以靖朝綱,啟沃獻(xiàn)者,以重國脈?!?/p>

【示例】乾、嘉以后,那些身居言路的士大夫們,就專在淫詞小說上做文章。 ——唐弢《雨夜雜寫》四

【第48句】:異姓陌路[yì xìng mò lù]

【解釋】異姓:不同姓氏。跟自己不同姓氏的陌路人。泛指與自己無關(guān)的陌生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七十九回:“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

【第49句】:怨聲盈路[yuàn shēng yíng lù]

【解釋】盈: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qiáng)烈不滿。

【出處】《魏書·高肇傳》:“肇既當(dāng)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xué)識(shí),動(dòng)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勛人。由是怨聲盈路矣?!?/p>

【示例】百姓不堪需索,怨聲盈路。 ——蔡?hào)|藩《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第50句】:退讓賢路[tuì ràng xián lù]

【解釋】退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jìn)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出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愿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p>

【第51句】:窮家富路[qióng jiā fù lù]

【解釋】在家可節(jié)約開支,出門卻宜多備盤纏。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p>

【示例】出外旅行要記住窮家富路的道理。

【第52句】:一線之路[yī xiàn zhī lù]

【解釋】指一條活路。

【出處】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十六:“若權(quán)奸之去,則正當(dāng)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之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后來之禍,則失之矣?!?/p>

【示例】只見賊夫賊婦俱備跪下,說道:'只求爺爺開一線之路,饒我二人性命?!?——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四回

【第53句】:豺狼當(dāng)路[chái láng dāng lù]

【解釋】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襲傳》:“方今豺狼當(dāng)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強(qiáng)攻弱,進(jìn)不為勇,退不為仁。”

【示例】豺狼當(dāng)路,非止一人;鯨鯢不梟,倏焉五載。 ——南朝·陳·沈炯《為王僧辯等勸進(jìn)梁元帝第三表》

【第54句】:船多不礙路[chuán duō bù ài lù]

【解釋】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礙。

【示例】船多不礙路,咱們誰也不礙誰。

【第55句】:土八路[tǔ bā lù]

【解釋】八路:八路軍。指非正規(guī)軍,引申為土氣的人。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9章:“黃原這群'土八路’幾乎變成了一個(gè)日本來的貿(mào)易代表團(tuán)?!?/p>

【第56句】:必由之路[bì yóu zhī lù]

【解釋】由:經(jīng)由。必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出處】《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彼巍ぶ祆渥ⅲ骸傲x者行事之宜,謂人之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p>

【示例】那山離此有六十里遠(yuǎn),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九回

【第57句】:叩天無路[kòu tiān wú lù]

【解釋】叩:敲;閽:宮門;叩閽:鳴冤。指沒辦法申訴冤屈。

【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自小女被惡侯搶劫,叩天無路,逢人哭訴?!?/p>

【第58句】:自尋死路[zì xún sǐ lù]

【解釋】指自己走上毀滅的道路。

【出處】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他們的事情是并不美妙的,他們將得到一個(gè)自尋死路的前途?!?/p>

【示例】這樣做就是自尋死路。

【第59句】:青云得路[qīng yún dé lù]

【解釋】宋·姚勉《沁園春·太學(xué)補(bǔ)試歸涂作》:“劍吼蛟龍怒。問蒼天、功名兩字,幾時(shí)分付。生個(gè)英雄為世用,須早青云得路。卻底事、知音未遇。兩度入天飛折翼,謾教人、欲嘆儒冠誤。竟不曉,是何故。”

【出處】故人直是不相忘,把酒看、沙頭鷗鷺。~,蘭臺(tái)烏府。 ——元·虞集《鵲橋仙》詞

【第60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dú wàn juàn shū,xíng wàn lǐ lù]

【解釋】讀萬卷書,如同行萬里路一樣。形容多讀書,則見多識(shí)廣。

【出處】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眼鏡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p>

【第61句】:襤褸篳路[lán lǚ bì lù]

【解釋】指穿著破衣,駕著柴車,開發(fā)山林,形容開創(chuàng)者的艱辛。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lán)縷,以啟山林?!?/p>

【示例】又被注者摘索無遺,不得不襤褸篳路,逃之無何有之鄉(xiāng)。 ——清·周亮工《與某書》

【第62句】:廣開門路[guǎng kāi mén lù]

【解釋】廣開:廣泛開辟。廣泛開辟各種渠道。比喻把事情辦活,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

【出處】鄧小平《關(guān)于經(jīng)濟(jì)工作的幾點(diǎn)意見》:“要廣開門路,多想辦法,千方百計(jì),解決問題?!?/p>

【第63句】:自新之路[zì xīn zhī lù]

【解釋】罪犯自己改正錯(cuò)誤,重新做人的出路。

【出處】《三國志·魏志·田豫傳》:“豫悉見諸系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shí)破械遣之。”

【第64句】:向上一路[xiàng shàng yī lù]

【解釋】佛教禪宗指不可思議的徹悟境界。

【出處】《碧巖錄》第二卷:“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學(xué)者勞形,如猿捉影。”

【示例】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要之,更有向上一路在?!?/p>

【第65句】:迷蹤失路[mí zōng shī lù]

【解釋】指迷失了道路。

【出處】元·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jìn)履》第一折:“此人乃是張良,忠孝雙全,迷蹤失路?!?/p>

【示例】來到這半路途中,尋不著宿處,可怎生迷蹤失路,天晚了也。 ——明·無名氏《鬧鐘馗》第一折

【第66句】:蹉跎仕路[cuō tuó shì lù]

【解釋】蹉跎:時(shí)間白白過去。指仕途不得志。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xù)黃粱》:“今置身青云,渠尚蹉跎仕路,何不一引乎?”

【示例】他蹉跎仕路,只好退隱。

【第67句】:修橋補(bǔ)路[xiū qiáo bǔ lù]

【解釋】修建橋梁,補(bǔ)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huì)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bǔ)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p>

【示例】我丈夫是個(gè)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bǔ)路,敬老憐貧。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

【第68句】:車到山前必有路[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

【解釋】比喻事到臨頭,自然會(huì)有解決的辦法。常用以寬慰處于困境中的人。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0章:“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shí)再說吧,反正現(xiàn)在苦惱也無濟(jì)于事。”

【示例】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自有解決的辦法。

【第69句】:別無出路[bié wú chū lù]

【解釋】指除了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外,沒有其他辦法。

【出處】現(xiàn)在是~,只好如此。

【示例】現(xiàn)在是別無出路,只好如此

【第70句】:叩閽無路[kòu hūn wú lù]

【解釋】叩:敲。閽:宮門。無法敲到宮廷的門。形容百姓無處伸冤。亦作“叩閽無計(jì)”、“叩天無路”。

【出處】宋·黃中輔《念奴嬌》詞:“翠羽南巡,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孤忠耿耿,劍芒冷浸秋月?!?/p>

【示例】大臣造膝無從,小臣叩閽無路。 ——《明史·翟鳳羽中傳》

【第71句】:赭衣塞路[zhě yī sàī lù]

【解釋】穿囚服的人擠滿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出處】《漢書·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示例】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嬰網(wǎng)陷辟,日夜相尋,若悉加正法,則赭衣塞路。 ——《梁書·武帝紀(jì)中》

【第72句】:走頭無路[zǒu tóu wú lù]

【解釋】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6回:“徐寧妻子并兩個(gè)婭孉,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tuán)。”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八回:“把個(gè)陶子堯真正弄的走頭無路,只得又打一個(gè)電報(bào)給姊夫?!?/p>

【第73句】:不諱之路[bù huì zhī lù]

【解釋】指忠言直諫之路。

【出處】《后漢書·安帝紀(jì)》:“間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方正,遠(yuǎn)求博選,開不諱之路,冀得至謀,以鑒不逮?!?/p>

【示例】君子難進(jìn)易退……朝廷開不諱之路,猶恐不言。 ——《舊唐書·顏真卿傳》

【第74句】:徘徊歧路[pái huái qí lù]

【解釋】徘徊:在一個(gè)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出處】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dòng)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示例】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第75句】:留后路[liú hòu lù]

【解釋】比喻辦事時(shí)為防失敗而預(yù)留退路。

【示例】辦事不留后路是很危險(xiǎn)的。

【第76句】:云泥異路[yún ní yì lù]

【解釋】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懸殊。

【出處】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亮空閑沒可做時(shí),每念臨安相聚之適,而一別遽如許,云泥異路又如許。

【示例】妾命薄春冰,身輕秋葉,云泥異路,濁水清塵。然既委身于君子,豈再托體于他人? ——明·李昌祺《剪燈馀話·賈云華還魂記》

【第77句】:行不由路[xíng bù yóu lù]

【解釋】路:小路,引申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dòng)正大光明。

【出處】漢·劉向《說苑·指武》:“壘壁已具,行不由路,謂之奸人,奸人者殺。”

【第78句】:蕭郎陌路[xiāo láng mò lù]

【解釋】蕭郎:舊時(shí)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陌路:過路人。比喻女子對(duì)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出處】唐·崔郊《贈(zèng)婢詩》:“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p>

【第79句】:走下坡路[zǒu xià pō lù]

【解釋】下坡路:由高處通向低處的道路。比喻向衰落或壞的方向發(fā)展

【示例】人過了四十,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第80句】:退避賢路[tuì bì xián lù]

【解釋】退避: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jìn)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出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愿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p>

【示例】迫于時(shí)艱,勉膺重任,謹(jǐn)掬血誠,誓以公心效忠國事,一俟大難削平,即當(dāng)退避賢路。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八十七

【第81句】:視如陌路[shì rú mò lù]

【解釋】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yuǎn)。同“視若路人”。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一回:“當(dāng)今之世,面交者多。飲酒宴樂,情若同胞;利害相關(guān),視如陌路?!?/p>

【第82句】:輕車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

【解釋】趕著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出處】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p>

【示例】逸氣軒眉宇,似王良輕車熟路,驊騮欲舞。 ——宋·辛棄疾《賀新郎》詞

【第83句】:一心一路[yī xīn yī lù]

【解釋】猶一心一意。只有一個(gè)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明·馮夢(mèng)龍《掛枝兒·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p>

【第84句】:天無絕人之路[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

【解釋】天下不會(huì)斷絕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雖一時(shí)處于絕境,但終歸可以找到出路。

【出處】元·無名氏《貨郎擔(dān)》第四折:“果然天無絕人之路,只是那東北上搖下一只船來。”

【示例】又道是天無絕人之路,正在街上賣身,只見一個(gè)老媽媽走近前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第85句】:半半路路[bàn bàn lù lù]

【解釋】事物進(jìn)行的過程中間。

【示例】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不要半半路路的。

【第86句】:幽明異路[yōu míng yì lù]

【解釋】幽明:陰間和陽間。陰間和陽間是不同的道路。

【出處】唐·朱慶余《冥音錄》:“幽明異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shí)?!?/p>

【示例】君已知我,復(fù)何言也,幽明異路,亦難久處。 ——金·元好問《續(xù)夷堅(jiān)志》第一卷

【第87句】:走投無路[zǒu tóu wú lù]

【解釋】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鄷都?”

【示例】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 ——魯迅《彷徨·祝?!?/p>

“路”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逢山開路,遇水疊橋[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xiǎn),打通前進(jìn)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第2句】:視同路人[shì tóng lù rén]

【解釋】路人:過路人,指素不相識(shí)的人??醋雎飞嫌龅降哪吧?。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yuǎn)。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p>

【示例】他把自己的親兒子視同路人,太不像話了

【第3句】:進(jìn)退路窮[jìn tuì lù qióng]

【解釋】猶言進(jìn)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jìn)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晉書·苻堅(jiān)載記》:“丕進(jìn)退路窮,乃謀于群僚?!?/p>

【示例】裕西入函谷,則進(jìn)退路窮,腹背受敵。 ——《魏書·崔浩傳》

【第4句】:歧路他鄉(xiāng)[qí lù tā xiāng]

【解釋】歧路:岔路。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外地。多指關(guān)系親密的兩人分別流落在異地。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昭明太子集三·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某窮途異縣,歧路他鄉(xiāng),非無阮籍之悲,誠有楊朱之泣?!?/p>

【第5句】:一路神祇[yī lù shén qí]

【解釋】指同伙的人。意含譏諷。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祝日念]因指著應(yīng)伯爵、謝希大說道:'這兩個(gè)天殺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p>

【第6句】:一路風(fēng)清[yī lù fēng qīng]

【解釋】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吏部·用違其才》:“沈里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內(nèi)地,將見一路風(fēng)清,乃使作陜西巡撫,助討寧夏?!?/p>

【第7句】:道路指目[dào lù zhǐ mù]

【解釋】路上行人用手指,用眼睛看。形容事情已經(jīng)很明顯,眾人皆知。

【出處】鄒韜奮、茅盾等《我們對(duì)國事的態(tài)度和主張》:“迄今抗戰(zhàn)陣營中尚潛伏若干妥協(xié)主和分子,道路指目,當(dāng)非空穴來風(fēng)?!?/p>

【第8句】:無路請(qǐng)纓[wú lù qǐng yīng]

【解釋】纓:繩子;請(qǐng)纓:指投軍報(bào)國。沒有立功報(bào)國的時(shí)機(jī)。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qǐng)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fēng)?!?/p>

【第9句】:人間行路難[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解釋】在人間行走艱難。比喻世道艱險(xiǎn)。

【出處】宋·蘇軾《魚蠻子》詞:“人間行路難,踏地出賦租。不如魚蠻子,駕浪浮空虛?!?/p>

【示例】身外事,意闌珊。人間行路難。尋思百計(jì)不如閑,休貪朱兩轓。 ——宋·張炎《阮郎歸》詞

【第10句】:波路壯闊[bō lù zhuàng kuò]

【解釋】波路:波濤。比喻規(guī)模宏偉,聲勢(shì)浩大。同“波瀾壯闊”。

【出處】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p>

【第11句】:道路相望[dào lù xiāng wàng]

【解釋】望:看見。在道上可以互相看見。形容人絡(luò)繹不絕。

【出處】唐·李世民《命儉等征詔》:“新羅日蹙,百姓涂炭,遣使請(qǐng)?jiān)缆废嗤!?/p>

【第12句】:末路窮途[mò lù qióng tú]

【解釋】窮途:處境困窘。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出處】《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示例】至八十九年則一敗涂地,而地拉涉氏竟至破產(chǎn)被刑,末路窮途,情殊可憫。 ——孫中山《心理建設(shè)》第四章

【第13句】:墻花路草[qiáng huā lù cǎo]

【解釋】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shí)指妓女。同“墻花路柳”。

【出處】明·徐復(fù)祚《紅梨記·詩要》:“非執(zhí)拗,那壁廂是墻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墻花路草?!?/p>

【示例】彼墻花路草,尚且鐘情不舍,到底得合,況貴為妃嬪者乎!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七回

【第14句】:道路側(cè)目[dào lù cè mù]

【解釋】側(cè)目:側(cè)目而視。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談,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出處】《元史·阿魯諢薩理傳》:“所在囹圄皆滿,道路側(cè)目,無敢言者。”

【示例】在'四害’橫行,道路側(cè)目的時(shí)期,我常常想到振鐸,還為他的早逝而慶幸! ——冰心《晚晴集·追念振鐸》

【第15句】:一路貨色[yī lù huò sè]

【解釋】一路:同一類;貨色:貨物。比喻同一類丑貨。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第七章:“叫我看,一進(jìn)了他們這個(gè)大染缸,就全變成一路貨色了。”

【示例】他們兩人是一路貨色。

【第16句】:一路哭聲[yī lù kū shēng]

【解釋】路: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在一個(gè)地區(qū)內(nèi),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gè)地區(qū)的百姓因遭受災(zāi)難而痛苦。

【出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富弼曰:'十二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耶!’仲淹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示例】戎馬掀天動(dòng)地來,荊襄一路哭聲哀。 ——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二

【第17句】:歧路徘徊[qí lù pái huái]

【解釋】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gè)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出處】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dòng)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p>

【示例】長途君悵望,歧路我徘徊,心賞風(fēng)煙隔,容華歲月催。 ——唐·駱賓王《餞鄭安陽入蜀》

【第18句】: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解釋】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duì)殘暴統(tǒng)治的憎恨和恐懼。

【出處】《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p>

【示例】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們等待著遮眼文學(xué)吧。 ——魯迅《偽自由書·止哭文學(xué)》

【第19句】:異路同歸[yì lù tóng guī]

【解釋】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dá)同一個(gè)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

【出處】《文子·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

【示例】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異路而同歸。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第20句】:冤家路狹[yuān jia lù xiá]

【解釋】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容易碰見,來不及回避。

【出處】《花城》1981年第1期:“?。∷痪褪恰炷模∵@真是冤家路狹??!”

【第21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chī fàn fáng yē,zǒu lù fáng diē]

【解釋】吃飯時(shí)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時(shí)要防止摔跤。形容處事小心謹(jǐn)慎。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豈不聞古人言:'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22句】:異路功名[yì lù gōng míng]

【解釋】舊指沒有科舉考試,憑功勞而得到的官位。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這些異路功名,弄來弄去始終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從科甲出身?!?/p>

【示例】這科甲功名的一途,與異路功名卻是大不相同。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

【第23句】:前進(jìn)無路,后退無門[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

【解釋】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出處】劉流《烈火金剛》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進(jìn)無路,后退無門,動(dòng)不能動(dòng),轉(zhuǎn)不能轉(zhuǎn),成為死地?!?/p>

【第24句】:十字路頭[shí zì lù tóu]

【解釋】道路橫直交叉的地方。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恰好午時(shí)三刻,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讀罷犯由,如法凌遲處死。”

【第25句】:分路揚(yáng)鑣[fēn lù yáng biāo]

【解釋】揚(yáng)鑣:指驅(qū)馬前進(jìn)。分路而行。比喻目標(biāo)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處】《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yīng)分路揚(yáng)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p>

【示例】我們彼此之間感情不和,早已分路揚(yáng)鑣了。

【第26句】: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

【解釋】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示例】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沒想到他們?cè)┘衣氛M路相逢了。

【第27句】:終身讓路,不枉百步[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解釋】枉:冤枉。一生給他人讓路,加起來,走的冤枉路不會(huì)超過百步。比喻對(duì)人謙讓,不會(huì)有害處。

【出處】《新唐書·朱敬則傳》:“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第28句】:一路順風(fēng)[yī lù shùn fēng]

【解釋】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順風(fēng)里說到想要告休歸里?!鼻濉び崛f春《蕩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連冬過春,徐槐一邊久無消息,更喜云陳兩處亦無動(dòng)靜,一路順風(fēng)無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吳用漸漸向愈。”

【示例】我們這次出門旅行真是一路順風(fēng),沿途一點(diǎn)兒也沒有耽誤。

【第29句】:一路風(fēng)塵[yī lù fēng chén]

【解釋】形容旅途辛苦。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十六回:“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fēng)塵辛苦。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bào)馬來報(bào),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yù)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lǐng)否?”

【示例】[安老爺]見舅太太在廊下候著,便忙著上前彼此問過好,談了兩句一路風(fēng)塵的話。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第30句】:山遙路遠(yuǎn)[shān yáo lù yuǎn]

【解釋】形容路途遙遠(yuǎn)。

【出處】元·陳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遙路遠(yuǎn)。”

【第31句】:過路財(cái)神[guò lù cái shén]

【解釋】比喻暫時(shí)經(jīng)手大量錢財(cái)?shù)娜恕?/p>

【示例】我只是過路財(cái)神,沒有錢的。

【第32句】:視若路人[shì ruò lù rén]

【解釋】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yuǎn)。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p>

【示例】視若路人,至饑飽寒溫,無可告語。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第33句】:攔路虎[lán lù hǔ]

【解釋】舊指攔路打劫的綠林人物。今也指前進(jìn)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溫?cái)r路虎傳》:“溫是將門之子,綽號(hào)攔路虎,大王曾知否?”

【第34句】: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解釋】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出處】宋·釋悟明《聯(lián)燈會(huì)要》卷二十八:“進(jìn)前則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p>

【示例】大家的心境都已經(jīng)達(dá)到絕望的程度了,真?zhèn)€是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對(duì)著那浩浩的贛江,竟想喊出兩聲蹩腳的秦腔了。 ——郭沫若《南昌之一夜》

【第35句】:半路出家[bàn lù chū jiā]

【解釋】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錯(cuò)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jì),卻去改業(yè)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p>

【示例】他不理會(huì)內(nèi)行的嗤笑,寫啊改啊,改啊寫啊,終于寫出了好作品,成了一個(gè)頗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 ——公今度《長短錄》

【第36句】: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解釋】兩條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處在對(duì)重大事情需要決定怎樣選擇的境地。

【出處】宋·葉夢(mèng)得《避暑錄話·下·舊說崔慎為瓦棺寺僧后身》:“何以不待其末年,執(zhí)十字路口,痛與百摑,方為快意。”

【示例】站在歧路上是幾乎難于舉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魯迅《華蓋集·北京通信》)

【第37句】:狹路相逢[xiá lù xiāng féng]

【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漢·樂府詩《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示例】狹路相逢這惡人,如何是好。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二回

【第38句】:世路榮枯[shì lù róng kū]

【解釋】世路:生活道路。世間人事經(jīng)歷的興盛和衰敗。

【出處】唐·劉禹錫《酬樂天偶題酒甕見寄》:“從昔勇斷拋名后,世路榮枯見幾回。”

【第39句】:歧路亡羊[qí lù wáng yáng]

【解釋】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fù)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huì)誤入歧途。

【出處】《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p>

【示例】而諸儒之言,故為糾紛,徒俾歧路亡羊??傄源说葏^(qū)處,一字不審,則入迷津。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三

【第40句】:言語路絕[yán yǔ lù jué]

【解釋】猶言言語道斷。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41句】:熟路輕轍[shú lù qīng zhé]

【解釋】駕輕快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處世有經(jīng)驗(yàn),辦起事來很容易。

【出處】宋·張榘《摸魚兒·為趙懶窩壽》詞:“君看取,世道羊腸屈折,依然熟路輕轍?!?/p>

【第42句】:利路名場(chǎng)[lì lù míng chǎng]

【解釋】名場(chǎng):舊指讀書人求功名的場(chǎng)所。泛指尋求名利的道路和競(jìng)奪聲名的場(chǎng)所。

【出處】唐·李咸用《臨川逢陳百年》:“教我無為禮樂拘,利路名場(chǎng)名忌諱?!?/p>

【示例】利路名場(chǎng)多忌諱,松聲草色共忘機(jī)。 ——唐·徐寅《韻溈山》

【第43句】:鵬路翱翔[péng lù áo xiáng]

【解釋】鵬路:遠(yuǎn)大前程;翱翔:飛翔。比喻人奮進(jìn)在遠(yuǎn)大前程上。

【出處】唐·杜甫《入衡州》詩:“柴荊寄樂土,鵬路觀翱翔?!?/p>

【第44句】:世路風(fēng)波[shì lù fēng bō]

【解釋】世路:生活道路;風(fēng)波:各種矛盾。指生活中充滿各種矛盾。

【出處】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fēng)波子細(xì)諳?!?/p>

【示例】世路風(fēng)波險(xiǎn),十年一別須臾。人生聚散長如此,相見且歡娛。 ——宋·歐陽修《圣無憂》詞

【第45句】:逢山開路,遇水迭橋[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xiǎn),打通前進(jìn)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出處】元·關(guān)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p>

【示例】貧僧有兩個(gè)徒弟,善能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9回

【第46句】:篳路藍(lán)褸[bì lù lán lǚ]

【解釋】篳路:柴車;藍(lán)褸: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出處】鄭振鐸《梁任公先生傳》:“雖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篳路藍(lán)褸,以開荒荊的功績,則已不小了?!?/p>

【第47句】:殊路同歸[shū lù tóng guī]

【解釋】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同“殊涂同歸”。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對(duì)冊(cè),殊路同歸。指在于崇禮義,退財(cái)利,復(fù)往古之道,匡當(dāng)世之失?!?/p>

【第48句】:山高路遠(yuǎn)[shān gāo lù yuǎn]

【解釋】山又高,路又遠(yuǎn)。形容路途艱難而遙遠(yuǎn)。

【出處】《李時(shí)珍》:“他不怕山高路遠(yuǎn),不怕嚴(yán)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材的名山。”

【第49句】:人生路不熟[rén shēng lù bù shú]

【解釋】比喻初到一個(gè)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六回:“我們初到此地,人生路不熟,必要找作一個(gè)人做向?qū)Р藕谩!?/p>

【示例】貴府人多,雖有丫環(huán)仆婦,只是人生路不熟,倒茶打水,究竟不便。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mèng)》第六回

【第50句】:墻花路柳[qiáng huā lù liǔ]

【解釋】墻邊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shí)指妓女。

【出處】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fēng)流。恩情怎比,墻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

【示例】假如墻花路柳,偶然適興,無損于事。 ——《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

【第51句】:戳無路兒[chuō wú lù ér]

【解釋】搗鬼,無中生有的挑撥。

【示例】請(qǐng)不要戳無路兒了。

【第52句】: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繩[qiān lǐ zhī lù,bù kě zhí yǐ shéng]

【解釋】千里長的路,不能夠要求它像繩子一樣直。形容人和事物各有不同,有優(yōu)點(diǎn)也有缺點(diǎn),不能用一個(gè)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

【出處】《管子·宙合》:“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繩;萬家之都,不可干以準(zhǔn)。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義立之謂資?!?/p>

【第53句】:一路平安[yī lù píng ān]

【解釋】指旅途中沒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對(duì)出門人的祝福語。

【出處】明·馮夢(mèng)龍《古今小說》卷十九:“一路平安,行了一月有余,來到舊日泊船之處。”

【示例】辦的好!好!姑娘,一路平安!(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四十四)

【第54句】:冤家路窄[yuān jiā lù zhǎi]

【解釋】仇敵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見面的人偏偏相遇。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討了一命。”

【示例】卻不防冤家路窄,倒被陽伯偷看了去。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二回

【第55句】:山高路陡[shān gāo lù dǒu]

【解釋】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難。比喻道路遙遠(yuǎn)艱險(xiǎn)。同“山高路險(xiǎn)”。

【出處】《朱德的扁擔(dān)》:“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第56句】:山高路險(xiǎn)[shān gāo lù xiǎn]

【解釋】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難。比喻道路遙遠(yuǎn)艱險(xiǎn)。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回:“怕什么山高路險(xiǎn),水闊波狂!”

【示例】話說武成王同原舊三千人馬,并家將等,一行人曉行夜住,山高路險(xiǎn),湍急水深。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

【第57句】:開路先鋒[kāi lù xiān fēng]

【解釋】原指古代軍隊(duì)中先行開路和打頭陣的將領(lǐng)。現(xiàn)比喻進(jìn)行某項(xiàng)工作的先遣人員。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只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gè)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示例】在征服自然的工作里頭,鉆探隊(duì)是披荊斬棘的開路先鋒。 ——葉圣陶《友誼》

【第58句】:死路一條[sǐ lù yī tiáo]

【解釋】無路可走,比喻沒有前途。

【出處】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diǎn)》:“不堅(jiān)持社會(huì)主義,不改革開發(fā),不發(fā)展經(jīng)濟(jì),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p>

【示例】與人民為敵,死路一條。

【第59句】:蓽路藍(lán)縷[bì lù lán lǚ]

【解釋】藍(lán)縷: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出處】宋·司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蓽路藍(lán)縷空辛勤?!?/p>

【示例】已由蓽路藍(lán)縷之期,入于重熙累洽之時(shí)期。 ——黃遠(yuǎn)庸《喜日日記》

【第60句】:半路修行[bàn lù xiū xíng]

【解釋】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出處】參見“半路出家”。

【示例】茅鹿門先生,文章擅海內(nèi)……晚喜作詩,自稱半路修行,語多率易。 ——明·朱國禎《晚幢小品·俚詩有本》

【第61句】: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解釋】指人在逃生時(shí)慌不擇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這魯達(dá)急急忙忙行過了幾處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p>

【第62句】:一路之哭[yī lù zhī kū]

【解釋】路: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在一個(gè)地區(qū)內(nèi),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gè)地區(qū)的百姓因遭受災(zāi)難而痛苦。

【出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富弼曰:'十二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耶!’仲淹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示例】今之當(dāng)?shù)涝荒畲?,其人進(jìn)士也,則容養(yǎng)不問,使肆于民上,不惜一路之哭而惜一路之哭。 ——明·陸粲《去積弊以振作人材疏》

【第63句】:條條大路通羅馬[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解釋】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示例】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不必著急。

【第64句】:一路哭[yī lù kū]

【解釋】路: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在一個(gè)地區(qū)內(nèi),到處是老百姓的哭聲。比喻一個(gè)地區(qū)的百姓因遭受災(zāi)難而痛苦。

【出處】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富弼曰:'十二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耶!’仲淹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示例】輕風(fēng)罕見,直挺挺不動(dòng)五方旗;點(diǎn)雨無征,苦哀哀只聞一路哭。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

【第65句】:大路椎輪[dà lù zhuī lún]

【解釋】大輅,古代華美的大車。椎輪,無輻條的原始車輪。指大輅由椎輪逐步演變而成,比喻事物的進(jìn)化,由簡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稱始創(chuàng)者為大輅椎輪。

【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zhì)?!?/p>

【第66句】:無路可走[wú lù kě zǒu]

【解釋】處于極限,到達(dá)不可能逾越之處。

【示例】處于極限,到達(dá)不可能逾越之處。

【第67句】:仙凡路隔[xiān fán lù gé]

【解釋】仙:神仙;凡:凡人。天上神仙和人間凡人互不往來。

【出處】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一:“你我相遇,亦是夙緣。今三年限滿,仙凡路隔,豈復(fù)有相見之期乎?!?/p>

【示例】且仙凡路隔,尤不應(yīng)以違心之言,釋當(dāng)日之恨。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八回

【第68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解釋】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xiāng)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p>

【第69句】:一路福星[yī lù fú xīng]

【解釋】路:本為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后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一個(gè)行政區(qū)域?yàn)槊裰\福的好長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出處】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駿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賀陳待制啟》:“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燈火。”

【示例】《四友齋從說》:“宋鮮于侁,人謂之一路福星?!?——清·翟灝《通俗編·祝誦一路福星》

【第70句】:絕路逢生[jué lù féng shēng]

【解釋】形容在最危險(xiǎn)的時(shí)候得到生路。

【出處】明·馮夢(mèng)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吉人天相,絕處逢生?!?/p>

【第71句】:驛路梅花[yì lù méi huā]

【解釋】表示對(duì)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出處】唐·牟融《送范啟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p>

【第72句】:篳路襤褸[bì lù lán lǚ]

【解釋】形容開創(chuàng)新事業(yè)的艱難。同“篳路藍(lán)縷”。

【出處】應(yīng)修人《上海通信圖書館與讀書自由》:“我們篳路襤褸,孤軍苦戰(zhàn),非為金錢,非為名譽(yù),不厭不倦,但求心之所安?!?/p>

【示例】開創(chuàng)任何事業(yè),總是要經(jīng)過篳路襤褸,艱苦奮斗的過。

【第73句】:末路之難[mò lù zhī nán]

【解釋】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艱難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艱巨。也比喻保持晚節(jié)不易。

【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p>

【示例】既髦,猶患末路之難。 ——《宋史·趙蕃傳》

【第74句】:仙塵路隔[xiān chén lù gé]

【解釋】一個(gè)在天上,一個(gè)在人間。比喻道路遠(yuǎn)隔,阻礙重重,難以相見。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仙塵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魚水之愛,奪膝下之歡。容徐謀之。”

【第75句】:道路相告[dào lù xiāng gào]

【解釋】路上行人互相傳遞消息。形容消息或事件引人注目。

【第76句】:日暮路遠(yuǎn)[rì mù lù yuǎn]

【解釋】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diǎn)。同“日暮途遠(yuǎn)”。

【出處】《尉繚子·兵教下》:“日暮路遠(yuǎn),還有挫氣;師老將貪,爭掠易敗?!?/p>

【第77句】:篳路藍(lán)縷[bì lù lán lǚ]

【解釋】篳路:柴車;藍(lán)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lán)縷,以啟山林?!?/p>

【示例】篳路藍(lán)縷,孫公既開其先;發(fā)揚(yáng)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蔡?hào)|藩、許廑父第九回《民國通俗演義》

【第78句】:熟路輕車[shú lù qīng chē]

【解釋】比喻處世有經(jīng)驗(yàn),辦起事來很容易。同“熟路輕轍”。

【出處】明·許自昌《水滸記·縱綺》:“一任恁地網(wǎng)天羅,怎禁俺熟路輕車?!?/p>

【第79句】:季路一言[jì lù yī yán]

【解釋】比喻信用極好。

【出處】《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示例】此事君親見之,惟季路一言,無他言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伯言》

【第80句】:眼觀四路,耳聽八方[yǎn guān sì l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出處】清·文康《新兒女英雄傳》:“強(qiáng)盜的本領(lǐng),講的是觀六路,耳聽八方?!?/p>

【示例】金香,你撿煤核要放聰明點(diǎn),得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碰見了那些嘎七馬八的日本腿子們就躲開。 ——吳祖光《闖江湖》

【第81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解釋】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huì)現(xiàn)象。

【出處】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p>

【示例】希望不要出現(xiàn)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局面。

【第82句】:此路不通[cǐ lù bù tōng]

【解釋】指這種方法或途徑行不通。

【示例】此路不通,我們還是想別的辦法吧。

【第83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釋】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43回:“我不是笨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如咱走吧。”

【示例】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處顯出精明強(qiáng)干的能力,任憑有天大的本事。 ——老舍《趙子曰》

【第84句】:山回路轉(zhuǎn)[shān huí lù zhuǎn]

【解釋】回:環(huán)繞,旋轉(zhuǎn)。形容山勢(shì)回環(huán),道路盤旋曲折。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示例】我喜歡這兒山回路轉(zhuǎn)的景色。

【第85句】:無路求生[wú lù qiú shēng]

【解釋】指沒有活路。

【出處】《新五代史·唐家人傳》:“吾不忍見王,王若無路求生,當(dāng)踣面以俟。”

【示例】陛下雖則恩深,但事已至此,無路求生。 ——清·洪昇《長生殿·埋玉》

【第86句】:峰回路轉(zhuǎn)[fēng huí lù zhuǎn]

【解釋】峰巒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fù)雜。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p>

【示例】我們坐在火車?yán)锞拖褡诮镆粯?,峰回路轉(zhuǎn),景象刻刻變換,讓你目不暇接。 ——葉圣陶《從西安到蘭州》

【第87句】:道路藉藉[dào lù jí jí]

【解釋】藉藉:紛亂眾多的樣子。形容社會(huì)上人們眾說紛紜,紛紛傳告。

【出處】蔡?hào)|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二十五回:“而道路藉藉,或謂執(zhí)事者將循政府之意,而從事于武力解決?!?/p>

【第88句】:蓽路藍(lán)蔞[bì lù lán lóu]

【解釋】篳路:柴車。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蓽路藍(lán)蔞,以處草莽。”

【第89句】:來路不明[lái lù bù míng]

【解釋】來歷未驗(yàn)明。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15回:“據(jù)他說,他總爺這個(gè)錢來路很不明白。”

【示例】他們有來路不明的情報(bào)。

【第90句】:天人路隔[tiān rén lù gé]

【解釋】上天和人世,無路相通。比喻親友被隔絕,無法相會(huì)。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直到得干戈平靜,仙客入京來訪,不匡劉尚書被人誣陷,家小配入掖庭,從此天人路隔,永無相會(huì)之日了。”

【第91句】:道路傳聞[dào lù chuán wén]

【解釋】在道路上傳播聽到的消息。指社會(huì)上廣為流傳的消息。

【出處】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來賓”種種》:“道路傳聞,尚有假借取締與指導(dǎo)名義,摧殘合法組織,箝制正當(dāng)議論,拘捕熱血青年……”

【第92句】:陌路相逢[mò lù xiāng féng]

【解釋】指素不相識(shí)的人遇到一起。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十二:“雖然若是,本分衲僧陌路相逢,別具通天正眼始得?!?/p>

【示例】叔寶先年與朕陌路相逢,全家虧他救護(hù)。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十二回

【第93句】:天臺(tái)路迷[tiān tái lù mí]

【解釋】天臺(tái):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tái)縣北。原指誤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無路可走。

【出處】《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幽冥錄》:“剡縣劉晟,阮肇共入天臺(tái)山取谷皮,迷不得返?!?/p>

雕塑 信息流廣告 競(jìng)價(jià)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wǎng) 網(wǎng)絡(luò)推廣 自學(xué)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jì)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cè)試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營銷 培訓(xùn)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shí) 品牌營銷 商標(biāo)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yùn)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chǔ)學(xué)習(xí)電腦 電商設(shè)計(jì) 職業(yè)培訓(xùn) 免費(fèi)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jià)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yùn)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diǎn)痣 微信運(yùn)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guān)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jī)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lì)志名言 兒童文學(xué)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xùn)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yùn)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xùn)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jī)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cè) 十畝地 造紙術(shù)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全部|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看成年女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色天香社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污污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中文字幕视频不卡| 污污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xxxx日本性|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国产乱叫456在线|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日日夜夜天天干干|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1213孕videos俄罗斯|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亚洲精品第二页|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v日本|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野外|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免费扒开女人下面使劲桶| 龙珠全彩里番acg同人本子| 日本在线观看电影|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