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質的近義詞
[mark_b]
膚質的相關詞: 膚色、膚廓、膚俗、膚泛、膚撓、膚見、膚質、膚立、膚淺、質粒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膚立:【第1句】:猶立足。謂尚能站住腳。
【第2句】:質樸:董仲舒《春秋繁露·實性》:此皆圣人所繼天而進也,非情性質樸之能至也。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無余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
【第3句】:膚廓:膚廓拼音是fūkùo,引證解釋是謂文辭空泛而不切實際。
【第4句】:膚色:膚色,是指人類皮膚表皮層因黑色素、原血紅素、葉紅素等色素沉著所反映出的皮膚顏色。膚色在不同地區及人群有不同的分布。
【第5句】:膚見:淺薄的見解。
【第6句】:質粒:存在于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細胞染色體外能夠自主復制的很小的環狀DNA分子。
【第7句】:質簡:(質簡)質樸簡易。《后漢書·吳漢傳論》:“吳漢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終始倚愛之親,諒由質簡而彊力也。”宋曾鞏《秘書丞知成都府雙流縣事周君墓志銘》:“為人和平質簡,其施於為政亦然。”《元史·百官志一》:“大德以后,承平日久,彌文之習勝,而質簡之意微,僥幸之門多,而方正之路塞。”
【第8句】:膚淺:膚淺,漢語詞匯。注音:fūqiǎn“膚淺”指局限于表面的、淺薄的、不深刻的,強調不多、不深,要面子。常用于觀點、認識、體會、理論等等。“常用于人的作風、為人等。“膚淺”與“浮淺”意義側重點不一樣,“膚淺”強調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與表示人的認識活動的詞語搭配,比“浮淺”常用。“浮淺”則強調淺薄、輕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種知識、修養。也表示臉皮薄的意思!
【第9句】:膚質:膚質指的是人類皮膚的多樣化所形成的特殊屬性及特征。已知的共有五種膚質,分別是中性膚質,干性膚質,油性膚質,混合性膚質,敏感性膚質。
【第10句】:質感:指造型藝術中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段表現出的各種不同物體所具有的特質。如鋼鐵、竹木、陶瓷、玻璃、呢絨等的軟硬、輕重、粗細、糙滑等真實感覺。
【第11句】:膚俗:膚淺庸俗。
【第12句】:膚泛:膚泛,拼音是fūfàn,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指膚淺空泛。
【第13句】:膚撓:【拼音】fūnáo【注音】ㄈㄨㄣㄠˊ【條目】膚撓(膚撓)【引證解釋】謂肌膚被刺而撓屈。猶言示人以弱。《孟子·公孫丑上》:“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趙岐注:“人刺其肌膚,不為撓卻。”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荊州街子葛清,勇不膚撓,自頸已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按,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膚撓,色撓也。”
【第14句】:質強:質樸堅強。
【第15句】:質權:即“質押”
膚質造句:
【第1句】:能降低表皮質細胞間的凝結力,去除粗糙暗沉,改善膚質。
【第2句】:補水嫩膚協助肌膚水合凝聚力,釋放有效成份供給肌膚,塑造平滑膚質。
【第3句】:收斂的特性能平衡油性膚質,對傷口、暗瘡、青春痘及發炎均有效果。
【第4句】:造句網祝您造句快樂,天天進步http://www.semjishu.com/!
【第5句】:乾性、老化皮膚,油性膚質不適用。
【第6句】:橄欖油倍潤柔膚水即時舒緩調理膚質,促進營養成分的滲透吸收。
【第7句】:有效控制油脂分泌,收縮擴大的毛孔,改善皮膚質感,并具減少黑頭、刺、止暗瘡留印等功效,令肌膚光澤無暇。
【第8句】:能平衡各種膚質,殺菌、炎、斂毛孔,加快細胞再生,預防暗瘡印和淡化暗瘡印。
【第9句】:一般、乾性、油性、斑點皮膚,敏感性膚質不建議使用。
【第10句】:有鎮定,松弛,治療失眠等效用適合各種膚質,可舒緩及平衡油性和暗瘡皮膚。產地:法國。
【第11句】:玉漣的膚質十分的好,嫩白勻質,淡淡的白色膚質透露一絲溫婉,一股誘人,她有一對好看的梨渦,淺淺一笑,光彩照人。
【第12句】:適用膚質:粉刺,青春痘、毛孔粗大,及有螨蟲的青春期常見的面部皮膚問題。
【第13句】:適用:任何膚質,尤其是偏黃、偏黑的暗沉膚色。
【第14句】:現在純黑色直發的她更是洋氣十足,這樣的秀發看上去不僅發質很顯好,而且純純的黑色也很適合古銅色膚質的她。
【第15句】:提升肌膚活力,保持肌膚的水份及彈性。特別推薦乾燥無彈性膚質使用。